字词 | 宝带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宝带桥(明)王宠 春水桃花色, 星桥宝带名。 宝带桥又名长桥。在吴县长桥乡运河边。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相传为刺史王仲舒捐宝带助资兴建,故名。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桥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上,总长约317米,有53个桥孔,是国内有名的长桥。此诗以夸张的笔调,写出了宝带桥的规模和气势。 【作者】 王宠(1494—1533),明代书法家。字履吉,号雅宜山人,江苏吴县人。书法有名于当时,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也能诗,有《雅宜山人集》。 【注释】 ①虹桥:指宝带桥。②“表里”两句说,宝带桥好像一座雄壮的关隘,东南地区的水都朝这里汇聚过来。③书生:诗人自指。此处暗用司马相如曾在成都升仙桥题字,发誓“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的典故,以表志向。 宝带桥中国古代石拱桥。位于苏州吴县玳玳河上,始建于806年(唐宪宗元年),又名长河桥。唐刺史王仲舒,捐资宝带,故名宝带桥。全桥53孔,从13孔起至17孔,逐渐隆起成驼峰;14、15、16孔的跨径为6.5、7.45、6.5m,余孔平均为4.6m。15孔最高,其下通航。全长317m,桥孔长250m。孔多,墩薄0.6m,与最大孔比0.6∶7.45=1∶12.4,泄水面积达85%,居古桥之首。27号墩为制动墩,承受单向推力,体现工匠智慧。清代洋枪队与太平军拆毁最大孔径,引起北部26孔桥倒塌,27孔的南部26孔,安然无恙。拱圈干砌,采取并列与横联兼顾方式,用榫头和卯眼拼接,成为多铰拱。拱圈、桥墩、桥面间,两侧砌墙和中间添沙,减轻拱墩负担。经宋、明、清不断维修,至今仍保留原有规模。 宝带桥 宝带桥位于市南长桥乡运河边,横跨玳玳河。传为唐元和十一年(816)苏州刺史王仲舒捐宝带助资创建,故名。屡次重建,现存构件多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遗物。为青石砌纤道桥,全长316.8米,宽4.1米,桥堍呈喇叭状,计五十三孔,均半圆形券式栱。各孔跨度在4米左右,唯位于航道上的三孔跨度、净空加大,中间为6.95米,两侧各6米,可通大船,又可泄诸湖入海之水。全桥远看似玉带,匀健秀美。桥北端今存石狮一对,碑亭一座,亭内有清中丞张树声所书碑记,及八角五级石塔,与二十七、二十八孔间桥墩上的一座石塔相同。据说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夜间有“串月”奇观,即53个桥孔,每孔都有一个月影成一串明月,颇为奇妙。是江苏省境目前保存最长且完好的一座石拱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 ☚ 文徵明墓 "> ☛ 宝带桥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葑门外,跨运河和澹台湖口。全长316米,使运河挽舟的纤道和苏、杭、嘉兴、湖州的陆路得以畅通。相传为唐刺史王仲舒捐宝带资助建造,又以形似宝带,故名。 宝带桥 宝带桥Baodai Bridge;Gem Belt Bridge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葑门东南约6km处,傍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为联拱石桥。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四年(816~819年),因州吏王仲舒捐宝带助资而得名。全桥53孔,长约249.8m,宽4.1m,其中北起第14、16孔跨径6.5m,第15孔跨径7.45m,其余孔跨径平均4.6m,北堍长23.8m,南堍长43.08m,计入桥堍全长约317m。桥位处地基软弱,桥基采用直径15~20cm木桩,每墩60根桩头用块石嵌紧,上建窄条石墩,宽1.5m,长5.5m,北起第27墩为双倍厚度的单向推力墩。桥下可通航,其中第14~16孔可通大船,第13~17孔桥面隆起形成弓形曲线,其余为平坡。桥两端各有石狮一对,另有石塔和石亭等文物。该桥在宋、明、清代都经修葺或重建,抗日战争期间南端六孔被炸毁,1956年修复,并对桥面和桥堍进行了修缮,将坠入河中的石狮子打捞安装就位。 ☚ 洛阳桥 万年桥 ☛ 宝带桥 宝带桥又名长桥。在江苏省吴县长桥乡。距苏州市葑门外约3公里,跨运河和澹台湖口。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相传为唐刺史王仲舒捐宝带助资创建,故名。现存建筑大部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的遗物。桥长317米,共53孔。桥堍两端各有石狮一对,北端还有石塔和碑亭。桥南端一段曾被日军炸毁,1956年修复。每年8月18日夜,53个桥孔每孔都有一个月影,似一串明月,颇为奇妙。 ☚ 三山 瘦西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