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式土炭测湿仪
西汉时期为了观测冬至或夏至天气的湿度情况而创制的一种仪器,是为文献所载世界上最早的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据《史记·天官书》载,其具体测量方法是:在衡(类似现在的天平)的两端,一端悬土,一端悬炭(因炭吸湿性强),以测湿度的变化。当时在冬至前两三天把土、炭分别悬在衡的两端,使之平衡。到冬至日,如果炭重,则说明大气的湿度增大了。测夏至日湿度变化的方法也是如此。《淮南子·天文训》中,对炭的升降,作了更细致的说明:“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以后,这种观测炭的轻重变化的器具,就成为“悬炭识雨”的晴雨计了。宋代赞宁(公元10世纪人)曾用这种仪器预报天气的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