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平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橋梁部 > 石梁橋 > 安平橋
安平橋  ānpíngqiáo

亦稱“西橋”。位於福建泉州安海鎮。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爲一座多跨長石橋。橋長五里,故俗稱“五里橋”,素有“天下橋長無此長”之稱,橋上有五亭,中間一亭名爲“水心亭”,爲晉江、南安兩縣分界處。該橋用整塊石條作梁及橋墩。橋墩分爲長方形墩、一頭尖二頭平之半船形墩及二頭尖之船形墩三種。造型别緻,便於流水。宋·趙令衿《咏安平橋》詩:“玉帛千丈天投虹,直欄横檻翔虚空。”《安海志》:“安海渡介晉江、南安,隔海相望六七里,往來以舟渡。紹興八年僧祖派始築石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郡守趙公令衿卒成之。”清·顧祖禹《方輿紀要》:“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僧祖浱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郡守趙守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長八百十有一丈。”(圖見右)

泉州平安橋

安平桥

中国古桥。俗称五里西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安海镇,横跨晋江、南安两县交界的海湾。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据碑载:“安平桥……酾水三百六十二道,长八百十有一丈(约2700 m),宽一丈六尺(约5.3 m)”,362孔,后历代有修葺,现长约2070 m,331座桥墩。桥墩有长方形、半船形、两头尖船形,用条石铺筑而成。桥上建有水心亭,面宽10 m,亭柱上有“天下无桥长此桥 世间有佛宗斯佛”对联,桥上还建有中亭、宫亭、雨亭、楼亭,两侧水中筑有对称四方石塔4座、圆塔1座,桥东白塔,高22 m,为6角5层空心砖木塔。桥状若长虹,雄伟壮观。

安平桥

安平桥

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安海镇的西南,横跨晋江、南安二县交界的海湾。因初建时长达5里,故俗称之五里桥。它是仿照万安渡的洛阳桥,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到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间建造的“简支式”石梁桥。据赵令衿《石井镇安平桥记》载:“……安平桥。其长八百十有一丈,其广一丈六尺,疏为水道者三百六十有二……。”据195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桥的现存长度为2070米,宽3至3.8米,是由314座花岗岩筑成的桥墩上架巨型石板铺成的。桥面直铺4—7条石板,石板长0.8—11米,宽0.5—0.8米,在桥板两端的接头处,还设有横铺的石条。桥墩有长方形,双头尖的船形,一头尖、一头方的半船形三种形式。长方形的最多。便于排水的船形、半船形墩主要置于水流急而宽的港道。初建桥时,为便于行人休息,曾在桥上造五座亭子,后来陆续被毁废。现存的五座桥亭,是清代才改建的。东、中端的名水心亭,(东端的又名桥头亭,中部的又名中亭),西端的名海潮庵。中亭的四周保存有13座重修碑记,最早的是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最晚的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的,它们详细的记录了安平桥的变迁及修葺情况,为研究这座古老的石桥提供了重要资料。除此外,中亭两侧还各立一尊高达1.4米、手执长剑的石雕武士像。另外,在桥东端的安海境内,还建有一座砖塔,因其遍涂白色,俗称白塔。中亭西300米处,还有两个方形的实心小塔遥遥相对。安平桥雄伟壮观,巧夺天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海港长桥,具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1905年郑州黄河大桥兴建前,没有一座桥的长度可与它相比,堪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木兰陂   闽南客家生土楼 ☛
安平桥

安平桥

俗称五里桥,因桥长约五华里而得名。在泉州市城南约30公里的晋江县安海镇,横跨晋江、南安二县交界的海湾上。始建于1138年(南宋绍兴八年),历时13年建成。全桥原长2255米,现长2070米,宽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铺架桥面。桥墩有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建筑形式,尚存331座。工程巨大,为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桥上建有水心亭、中亭、宫亭、雨亭、楼亭等5座“憩亭”供人休息,并有护栏、石将军、狮子及蟾蜍栏杆等雕刻。两侧水中筑有对称四方石塔四座,圆塔一座。桥头白塔,高22米,为五层六角空心建筑。此桥为花岗岩和砂岩混合构筑,气势雄伟。
安平桥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常年开放。

☚ 陈嘉庚墓   开元寺 ☛
安平桥

安平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海镇,横跨在晋江市、南安县交界的海湾上。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连梁式石板桥。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桥以地名。又因镇西,桥长五里,故亦称西桥、五里桥。南宋绍兴八年(1138)僧人祖派、智浦与里人黄护开始建桥,绍兴二十一年泉州守赵令衿续建,历时十四年建成。原长2255米,桥面宽3至4米,桥墩361座,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因部分海湾冲积成陆地,现长2070米,桥墩336座。桥以巨型花岗石板铺架。桥墩有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建筑形式。桥上有5座憩亭。中亭(水心亭)为清代建筑,周围有历代重修碑记16块,亭的石柱上刻有古时无名氏所撰对联,其下联是“天下无桥长此桥”,准确道出桥的特点。亭外有石雕武士像等。西端桥亭有清嘉庆重修碑刻。桥两旁水中有对称镇桥四方石塔四座,圆塔一座。桥头东有一座六角五层砖木空心宋塔,俗称白塔,高22米。宋以来诗人颇多题咏,今人郭沫若也有《咏五里桥》诗。

☚ 3. 晋江市   姑嫂塔 ☛
安平桥

安平桥Anping Bridge

俗称“五里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西侧的海湾上,地处晋江、南安两县交界处,南通两粤,北达江浙。建于宋绍兴八到二十一年(1138~1151年)。石梁桥362孔,长2491m。桥面为密铺石板梁,宽3.0~3.4m,桥墩用巨大的条石纵横交错砌筑,桥基采用筏形基础,桥上建有5座憩亭,供行人休息,桥两侧设栏杆,还有石塔、石将军和石碑等文物,当年曾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经历了飓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屡坏屡修,成为保存下来最长的古桥,但由于河床淤高,桥孔已缩至2070m,桥头也变为陆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予以修整。

☚ 虎渡桥   灞河桥 ☛

安平桥

我国以至世界古代最长的石梁桥。位于福建晋江县。桥东为安海镇,桥西为水头镇。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横跨安海镇与水头镇之间海湾,长五里,故又称“五里桥”。今该桥为泥沙淤塞,东首二百余米桥身已成小街道。据实测,现长二千零七十米,面宽三至三点八米,桥墩三百三十一座,内有方形墩二百五十九座,船形墩二十七座,半船形墩四十五座,系用花岗岩筑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