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见放射性核素安全要点与衰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常见放射性核素安全要点与衰变 (一)碘125(125I) 1.半衰期:59.6天 2.主要发射:35keVγ线(7%发射,93%内部电子转换),27~32keVX线(140KeVX线) 3.污染监测:闪砾器 4.生物监控:甲状线扫描(闪砾器) 5.年吸入极限(ALL)(1):2×106Bq(~55μCi) 6.剂量当量率(距1GBq点源1m处):41μSv/h(4.1mrem/h) 7.半值层:0.02mm铅 8.安全要点: 1)因碘有挥发性,在空气中形成悬浮微粒,开口管装高活性碘化钠,可形成大到100Bq飞沫传播,故要密封存放; 2)含碘离子的溶液不要使其成为酸性,不要冻存,因均可形成元素碘; 3)碘的化合物可穿过橡皮手套,应戴聚乙烯手套; 4)若发生事故或个人污染,用碘化甲片(170mg)或碘酸甲片处理,以保护其甲状腺; 5)若碘125溢出,可用碱性硫代硫酸钠液处理台面; 6)放免药盒(RIA Kit)一般小于370kBq或10μCi,因此是安全的。 9.衰变表 (二)磷32(32P) 1.半衰期:14.3天 2.主要发射:1.709MeVβ线(最大) 3.污染监测:G-M检测器 4.生物监控:尿样 5.年吸收极限(ALL):3×107Bq(~1mCi)(D级) 6.空气中最大距:790cm 7.水中最大距:0.8mm 8.剂量当量率:(距1MBq点源1m处):210mSv/h(21rem/h)表面:2.5μSv/h(0.25mrem/h) 9.屏蔽:1cm介电有机玻璃/耐热有机玻璃,可屏蔽β和低能韧致辐射。 10.安全要点: 1)磷32是高能放射性核素,要特别小心; 2)管内含量很低的磷32,也不要用手拿,应用管架或夹子; 3)若用大于几十MBq(约1mCi)的,必须戴手腕和指尖剂量仪,注意在高剂量时不能只用手腕仪,因其指示误差大; 4)应戴铅手套; 5)若超过几百MBq(几十mCi)须铅屏蔽,因用低密度有机玻璃,产生高能的韧致辐射。 11.衰变表 (三)磷33(33P) 1.半衰期:25.4天 2.主要发射:0.249MeVβ线(最大) 3.污染监测:G-M检测器 4.生物监控:尿样 5.年吸入极限(ALL):3×108Bq(~10mCi)(D级) 6.空气中最大距离:49cm 7.水中最大距离:0.6mm 8.屏蔽:介电有机玻璃/耐热有机玻璃可屏蔽β,可低到3mm,虽可减少剂量,但机械性能差 9.安全要点: 一般磷33是放射β线,能量低,不需要特别防护 10.衰变表 (四)硫35(35S) 1.半衰期:87.4天 2.主要发射:0.16MeVβ射线(最大) 3.污染监测:薄顶窗G-M检测器 4.生物监控:尿样 5.年吸入量(ALL):4×108Bq(~10mCi)(无机化合物);2×108Bq(元素硫) 6.空气中最大距离:26cm 7.水中最大距离:0.32mm 8.屏蔽:1cm介电有机玻璃/耐热有机玻璃,可低到3mm,虽可减小剂量,但机械性能很差 9.安全要点: 1)其有机化合物常有多的残留物,但无极限规定; 2)注意不要让其产生二氧化硫或硫化氢气体,因其可吸入中毒; 3)在储存和使用中,硫32的氨基酸可辐射分解出硫32,可挥发杂质,其量很低(小于0.05%),但也污染储器内室并发生反应; 4)盛管应打开,在闭合通风处操作。 10.衰变表 (五)钙45(45Ca) 1.半衰期:163天 2.主要发射:0.257MeVβ射线(最大) 3.污染监测:薄顶窗G-M监测器 4.生物监控:尿样 5.年吸入极限(ALL):3×107Bq(~1mCi) 6.空气中最大距离:52cm 7.水中最大距离:0.62mm 8.屏蔽:介电有机玻璃/耐热有机玻璃,能屏蔽所有β 9.安全要点: 1)一般钙45发射β,能量水平低,不需要特别防护; 2)钙45主要存于骨骼,长半衰期残留。 10.衰变表 (六)铬51(51Cr) 1.半衰期:27.7天 2.主要发射:0.32MeVγ线(9.8%);5KeVγ线(22%) 3.污染监测:闪烁器 4.生物监控:全身 5.年吸入极限(ALL):7×108Bq(~20mCi) 6.剂量当量率:(距1GBq点源1m处);4.7μSv/h(0.47mrem/h) 7.半值层:3mm铅(约数) 8.安全要点: 1)一般铬51不需要任何防护; 2)成为铬酸时,可被全身吸收。 9.衰变表 (七)氚(3H) 1.半衰期:12.4天 2.主要发射:18.6KeVβ线(最大) 3.污染监测:擦试液闪计数 4.生物监控:尿样 5.年吸入极限(ALL):3×109Bq(~80mCi)(氚化水) 6.空气最大距离:6mm 7.水最大距离:6×10-3mm 8.屏蔽:不需要 9.安全要点 1)其发射β能量低,不能直接检测,因此要保持工作环境洁净; 2)擦试计数监测工作环境; 3)氚化合物可被皮肤吸收,必须戴手套; 4)外污染可引起内污染,并能干扰实验结果; 5)DNA原始化合物,如氚化胸苷,比氚化水更毒,因其活化浓度集在其细胞核。 10.衰变表 (八)碳14(14C) 1.半衰期:5730年 2.主要发射:0.156MeVβ线(最大) 3.污染监测:薄顶窗G-M检测器 4.生物监控:尿样,呼吸(CO2) 5.年吸入极限(ALL):9×107Bq(~2.4mCi)(标记有机化合物) 6.空气中最大距离:24cm 7.水中最大距离:0.28mm 8.屏蔽:1cm介电有机玻璃/耐热有机玻璃,也可用3mm有机玻璃,但机械性能差。 9.安全要点:其有机化合物可穿过手套,小心不要产生二氧化碳,因它可吸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