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见疾病的心电图表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常见疾病的心电图表现
1.心肌炎(myocarditis) 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应严格掌握,只有当病人出现心脏扩大、心衰、心律失常时,才能诊断为心肌炎。 心肌炎可能是心肌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心电图表现(图145)包括: 图145 心肌炎的心电图表现 ·传导系统的损伤,特别是房室交界区传导的改变(P-R间期延长); ·ST-T改变:ST段可出现类心梗样缺血表现,T波低平或倒置; ·Q-T间期延长。 2.心包炎(pericarditis) (1)心包炎使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为: ·损伤心外膜心肌,使ST-T发生改变; ·心包内有渗液,使电压降低。 (2)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图146)包括: 图146 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 ·急性期可见各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急性期后出现T波倒置或低平; ·低电压; ·电交替; ·心动过速。 心包炎抽液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如图147所示。 图147 心包炎抽液前后的心电图改变(R波增高) (1)、(3)抽液前;(2)、(4)抽液后 (3)治疗: ·病因治疗; ·对症处理(镇痛等); ·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 ·抗生素(必要时); ·心包剥离术。 3.心肌病(cardiomyopothy) 原发性心肌病包括原发性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4类: (1)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primary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 1)100%的病人有心电图异常,表现为: ·早搏和异位心律(以频发、多形、多源室早最多见); ·传导阻滞(房室阻滞、束支阻滞); ·ST-T改变; ·QRS波改变(R波递增不足,QS型)。 2)治疗: ·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 ·在保证BP>11.97/7.98kPa(90/60mmHg)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转换酶受体拮抗剂增至极量; ·使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 ·DDD起搏器,心脏移植等。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异常如图148、149所示。 图148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异常(宽QRS波) 图149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异常(窄QRS波) (2)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primary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 1)80%~90%的病人有心电图改变(图150),表现为: 图150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异常 ·右心室肥厚; ·异常Q波或QS型QRS波; ·电轴左偏; ·传导阻滞; ·室早和异位心律; ·ST-T改变(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2)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 ·抗凝治疗(阿司匹林); ·化学消融术; ·DDD起搏器; ·外科手术。 (3)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primary 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RCM):较少见,病变以右心室为主,常见心电图改变(图151)包括:右心室肥厚、房颤、低电压及ST-T改变。 图151 限制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异常 (4)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arrhythmogenic rightventricular dysplasia,ARVD): 其心电图(图152)特点为: 图152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的心电图异常 ·低电压、V1~3导联T波倒置; ·V1~V4导联的ST段上可见小的延迟除极小棘波(J波或Epsilon波),可见频发室早或左束支阻滞型室速,80%为持续性,20%为阵发性。 4.右位心(dextrocardia) (1)右位心的心电图特征(图153)包括: 图153 右位心的心电图特征 ·Ⅰ、aVL导联中P-QRS-T波均倒置; ·aVR导联P、T波直立; ·从V1~V5导联,R波逐渐减少,S波逐渐增深。 (2)处理:出现上述心电图改变时,应检查导联连接是否正确。若证实为右位心时,应将所有导联左右调换连接,重做1份心电图。单纯右位心预后良好,不需手术治疗。 5.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smonon disease,COPD) (1)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可出现下列心律失常: ·房早; ·房性紊乱心律; ·多源性房速; ·房扑; ·房颤。 (2)COPD的心电图改变(图154)包括: 图154 COPD的心电图改变 ·右心房扩大(P波高尖); ·QRS波电压低,导联R波逆增不足; ·电轴>+90°。 (3)分类: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分3型: ·气肿型(A型):全小叶型或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支气管炎型(B型):严重慢性支气管炎且反复发作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混合型。 (4)治疗: ·扩支气管药:氨茶碱、β受体兴奋剂、激素; ·有效抗生素治疗; ·呼吸肌功能锻炼; ·家庭氧疗。 6.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 肺源性心脏病可出现与COPD相同的心律失常(图155)。 图155 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 (1)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包括: ·V1~V3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增大,T波倒置; ·V5导联S波加深,R/S比降低。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为: ·肺型P波(PⅡ>0.3mV),P-R段降低,P-R时间正常; ·低电压; ·顺钟向转位; ·电轴>+90°; ·右心室肥厚伴劳损(V1~V2导联ST-T改变)。 (3)治疗: ·控制感染,以窄谱抗生素为主; ·扩支气管药物; ·改善心功能(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不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一线药物,使用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翻身、拍背等护理。 7.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1)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图156)可正常,也可出现较特征性的改变: 图156 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 ·右心房扩大; ·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且T波倒置(即为S1Q3T3型); ·右束支传导阻滞; ·电轴>+90°; ·v1~V2导联右心室劳损表现。 (2)治疗: ·卧床休息、吸氧; ·止痛; ·抗休克; ·抗凝、溶栓; ·手术取栓。 8.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1)二尖瓣狭窄的心电图特点(图157)为: 图157 二尖瓣狭窄的心电图特点 ·二尖瓣型P波:PⅠ、Ⅱ、avL、avR>0.11s,伴双峰(间距>0.04s)和高电压(Pv1>0.2mV); ·右心室肥厚。 (2)症状:二尖瓣狭窄病人常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嘶等症状。 (3)治疗: ·明确有无风湿活动,可予长效青霉素长期治疗; ·减少体力活动、限制钠盐摄入; ·降低肺动脉压(硝酸酯类); ·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 ·房颤病人应争取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 ·洋地黄和利尿剂等控制右心衰; ·单纯二尖瓣狭窄者慎用或禁用扩血管药和洋地黄类药; ·二尖瓣狭窄解除是治疗的根本,包括球囊扩张术和外科手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