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仁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仁汤 【方源】: 《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 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 生薏仁六钱 半夏五钱 【用法】: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一日三次。 【功用】: ❶ 《中医方剂学》:宣化畅中,清热利湿。 【主治】: 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热互结,留恋三焦,及暑湿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口不渴或渴不欲饮之湿重于热者。现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及伤寒、副伤寒之属于湿热为患者。 ❶ 《温病条辨》: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宜忌】: 《古今名方》:若湿已化燥者,不宜使用。 【方论选录】: ❶ 《温病条辨》: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则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临证举例】: ❶ 湿温 《中原医刊》(1983;5∶23):张某某,男,35岁,工人。身热,午后尤甚,时有汗出,身困无力,胸闷纳呆,心烦少寐,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乃湿热交阻,治以芳香化湿,佐以清热,投三仁汤加减:杏仁12克、白蔻仁10克、生薏仁15克、滑石30克、半夏12克、竹叶15克、香薷10克、银柴胡12克、连翘20克、车前草20克,陈皮12克,6剂而愈。 【备考】: 本方改为合剂,名“三仁合剂”(见《中药制剂汇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