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孙陵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孙陵1914—1983山东黄县人 孙陵
孙陵 孙陵1914—1983小说家。原名钟琦,笔名梅陵、虚生。山东黄县人。早年在哈尔滨求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创作。1936年到上海,并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小说《宝样哥的胜利》。“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与孟十还等人参军,奔赴华北战地,写了不少报告文学和战地小品,出版散文集《突围记》。1941年在桂林创作长篇小说《大风雷》。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从事文艺工作。1948年去台湾,曾主编《民族晚报》副刊,创办《火炬》杂志,在艺专、文化大学等校任教。先后出版长篇小说《莽原》和《觉醒的人》等。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史写作,著有《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女诗人》等,另有《文坛交游录》《杜甫思想研究》等。 ☚ 王文漪 钟鼎文 ☛ 孙陵 孙陵1914——笔名有梅陵、虚生等。山东黄县人。三十年代末开始进入文坛。1936年在上海《文学》月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宝祥哥的胜利》,获得好评。接着又以报告文学《边声》引起文坛的注意。抗战爆发后,曾主编过《自由中国》杂志,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后从上海奔赴华北战地,写了《红豆的故事》、《梦中的海岛》、《初夜》、《初夜的山谷》、《从军》等作品,结集为《红豆集》( 1941年9月,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以作者参加抗战的经历,描写了对理想的渴望、追求和各种愉快的生活。1938年,他在第五战区从事文化工作时,与姚雪垠、臧克家组成了“笔部队”,深入前线进行战地采访,后随军突围,写了长篇报告文学《鄂北突围记》。这篇报告与其他战地小品及散文结集为《突围记》( 1940年9月,桂林创作出版社出版)。1940年1月编辑《笔部队》,并在该刊连载“随军报告”《笔部队随枣会战长征记》,反映随枣会战的历程。除上述作品外,还有长篇小说《大风雷》( 1941年)。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从事文艺工作。解放前去台湾后,创作有长篇小说《莽原》、《觉醒的人》和《我所认识的三十年代作家》等。 ☚ 孙犁 纪果庵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