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绍剧。浙江绍剧团根据取材于《西游记》的传统剧目改编,1960年演出。1962年新华书店出版单行本。剧本写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经碗子山,遇到白骨精遭难的故事。白骨精想吃唐僧肉成仙,先后化为村姑、老妪、老翁进行诱惑,均被孙悟空识破,一一打死。但唐僧认为“出家人以慈悲为本”,孙悟空“妄动杀机”,将他赶走。白骨精乘机生擒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猪八戒设法逃走,去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孙悟空不计前嫌,化成白骨精的母亲,令白骨精现身说法,三次变形,使唐僧悔悟。孙悟空消灭了妖魔后,又随唐僧同往西天取经。剧本深刻揭露敌人巧于伪装的阴谋诡计,批判了唐僧是非颠倒的愚顽,歌颂了孙悟空善于识别真伪的斗争精神。此剧曾进京演出,摄成影片,影响很大。 ☚ 海瑞上疏 杨门女将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明吴承恩作。今人韩达说:“在三打白骨精这一回中,作者着力刻画的还是孙悟空的形象。白虎岭,孙悟空凭借火眼金睛,识破了白骨精的三次变化,既是妖怪,便要除之。不管那妖怪如何变幻,对悟空来说,皆一个‘打’字,绝无怜悯、同情可言。……孙悟空见妖就除,对任何妖怪从不心慈手软,也绝不给妖怪任何喘息之机。他与妖怪是水火不相容。只有孙悟空才能有上述之壮举,而这般除妖壮举,也只有孙悟空才做得出来。这也是他‘大闹天宫’叛逆性格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古典小说鉴赏辞典》)今人李靖国说:“论及它的艺术特色,人们往往着眼于它尖锐复杂的内外矛盾纠葛,纵横交错的多线索结构;称赞孙大圣明辨卓识、锄恶务尽,绝不讲费厄泼赖的斗争业绩。这些无疑都很精当。然而,似应看到,名段艺术上最精彩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作者塑造了《西游记》全书中无以伦比的反面人物白骨夫人,渗透对于高级骗术的深刻洞察和强烈否定,为现实生活中的唐僧、八戒们不致受骗上当,提供了生动的艺术标本。”(《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此篇是《西游记》的著名片断之一,历来脍炙人口,曾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等。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八日,郭沫若观看绍兴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曾赋《七律》一首:“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诗中批评唐僧悲悯敌人,混淆是非。毛泽东读此诗后,于同年十一月十七日曾和诗一首,云:“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指出真正的敌人是成灾的白骨精,唐僧是受蒙蔽者,犹可教育。后郭沫若读毛泽东此诗后,步其韵再和一首,云:“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毛泽东读郭该诗后,回信说:“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引自臧克家、周振甫《毛泽东诗词讲解》)此篇写唐僧师徒西行取经路上,路经白虎岭,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悟空视破真相,打死妖精,却因此触怒唐僧而被其斥逐的故事。赞颂了悟空嫉恶如仇、锄恶务尽和勇于斗争的精神,批判了唐僧不辨是非、乱施仁慈的错误行为。情节波澜曲折,富于变化,故事生动有趣。运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塑造了丰满动人的艺人形象。通过内心独白、肖像描写和富于个性化的言行,将内涵深沉、善于骗术的白骨精的形象愈是塑造得血肉丰满、生动逼真,就愈能反衬出孙悟空辨识真伪、洞察一切、勇于斗争、一往无前的神威。八戒那好色、贪吃、爱进谗言的秉性和唐僧迂腐愚诚、逐走悟空时所表现的绝情无义,也都有力地衬托出了孙悟空意志坚定、忠于职守、斩妖务尽、决不慈软和对唐僧情深意厚的个性。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明)吴承恩 〔梗概〕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日,来到一座险恶的大山,只见前方天色阴沉,山谷中浓雾弥漫。孙悟空不觉大吃一惊,想到:“一路来降服了不少恶魔,莫非这里又有妖精作怪?”于是,他安排师父下马休息,自己前去巡山探路。临走,他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道金圈,叮嘱八戒、沙僧:“二位师弟,我见这里阴风惨惨,恐怕附近又有妖怪。你们好好保护师父,千万不要走出这个圈子。我探探虚实便回,也顺便捎些鲜果来。”说罢,手持金箍棒腾空而去。 不出悟空所料,这座山里果然有一妖怪。这妖怪原是一堆千年白骨,后来修炼成精,所以叫白骨精。白骨精早就听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看到唐僧从家门经过,不禁心中大喜:“唐僧啊唐僧,看你如何逃出我的手心?”于是,趁师徒三人正闭目养神之际,扑了过去。本想手到擒来,却不料地上那道圆圈闪出万道金光,白骨精三闯两撞,都被挡了回来。 白骨精暗想:“这准是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施下的花招。这猴头果然厉害!嘿嘿!老娘我也不是孬种!”接着,她隐身而去。 唐僧师徒三人正闭目打坐,忽然由远到近传来一阵念佛声,又随风飘来一股馒头的香味。八戒睁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身着罗裙,鬓插山花,手提一篮馒头,满脸堆笑地走了过来。八戒馋得口水直流,早就把悟空的嘱咐忘了,不顾沙和尚的劝阻,满心欢喜地跑了过去。 这女子说,她家就在附近,爹娘都信佛,此刻她正要去庙里送斋。八戒一听,忙请她带路。师徒三个正要跟这女子到庙里去,忽听空中一声大喝:“妖精,哪里走!”原来是悟空探路回来,在半空中,他那双火眼金睛,一眼就识出这个装扮得妖艳的女子是个妖精。不由分说,悟空举起金箍棒,劈头打去。那妖怪见势不好,急忙化作一缕轻烟跑了,却留下那具女子假身扑倒在地上。 唐僧分不清人妖,见那女子被悟空打死,心里发慌,训斥悟空:“杀生害命,罪过!罪过!”悟空说:“师父,这本是妖怪,如果不打死它,它可要害你呀!”正说着,从山后走来一个老婆婆,年过八十,手拄一根弯头竹杖。一见倒在地上的那女子,便大哭起来。八戒说:“师兄打死的定是这老妇的女儿了。”唐僧一听,脸色煞白,闭上眼睛闷声不响。悟空却认得这老妇人又是白骨精变的,二话不说,举棒又打。那老妇人挨了一棒,便倒在地上,白骨精重演故伎,化作一股烟雾,脱身而去。 唐僧见悟空一连打死两个人,十分恼怒,一闭眼就念起紧箍咒。原来,孙悟空头上套着一道金箍,唐僧一念咒,这金箍就紧缩,痛得孙悟空眼冒金星,乱翻跟头。唐僧见此,不再念咒,告诫悟空不得再行凶。悟空心想:这妖怪不除,大家早晚要遭难。便推说巡山开路,前去寻打那白骨精。 却说白骨精两番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又恨又怒。但它还不死心,把几棵树变成一间茅屋,自己变成一个白胡子老头,坐在门口,等着唐僧到来。孙悟空巡路在前,见这老头,怒道:“你这妖精,休想骗过老孙,再吃我一棒!”上来便打。白骨精招架不住,见唐僧等人远远走来,忙喊着救命跑了过去。唐僧喝住悟空,说:“佛门子弟,慈悲为本。即使他是妖怪,也要劝它弃恶从善。怎么能一味打杀?”悟空说:“师父,不要护着妖怪,你若救了它,早晚要遭殃的!”说着一棒扫将过去,把白骨精打下山涧。 唐僧正要动怒,忽见从云彩里飘来一块黄绢。唐僧展开一看,上面写着:“佛心慈悲,切忌杀生;再留悟空,难取真经。”这又是白骨精施的诡计,唐僧却信以为真,叹了一口气说:“上天降旨了,你回花果山去吧!”悟空求道:“师父西行道路凶险,二位师弟,身单力薄,难敌妖怪作祟,师父还是留我一同去吧!”唐僧道:“再来噜苏,莫非又让我念紧箍咒不成?”悟空无奈,只好含泪叮嘱八戒、沙僧一番,向师父行了一个礼,一个筋头翻回老家花果山去了。 唐僧三人继续赶路。可是没有走多远,就被白骨精带着一伙小妖团团围住了。唐僧和沙和尚被捉住,只有猪八戒抡着钉钯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重围。他料定自己打不过白骨精,就急忙奔到花果山,把悟空请了回来。 悟空和八戒来救唐僧,路上撞见白骨精的母亲金蟾老妖。原来,白骨精设下宴席,请这个老妖一起来吃唐僧肉。孙悟空打死这个妖怪和她身旁的小妖,自己摇身一变,化作老妖的模样,又拔了几根毫毛一吹,变成众小妖,然后坐着金蟾老妖的轿子,来到白骨精的山洞。 在山洞里,化作老妖的悟空问白骨精是怎样把唐僧抓到手的。白骨精得意洋洋地当着唐僧的面把它几次施用的诡计重新表演了一遍。唐僧见了,如梦初醒,心中悔恨自己人妖不分,赶走了忠心耿耿的孙悟空,不禁失声喊道:“悟空,师父对不起你呀!” 悟空早已忍耐不住,见师父已经醒悟,便大喊一声:“师父,悟空在此!”随即现了原形,手擎金箍棒向白骨精打去。白骨精招架不住,连忙败逃。悟空口吹神火。烧得白骨精原形毕露,原来是一具骷髅。猪八戒、沙和尚也各显神通,把大小妖通通收拾干净,一把火烧了山洞。 师徒四人继续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了。 〔赏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白骨精为了吃唐僧的肉,一会儿变作年轻美貌的女子,一会儿变成善良的老妇人,一会儿变个可怜的老公公,一而再,再而三地骗过了仁慈的唐僧和糊涂的猪八戒,但是却瞒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逃不脱他的金箍棒,最后,他还机智地化作老妖,让白骨精当着被擒的唐僧把它施用的诡计重新表演了一番,终于使师父明白了真相,然后把那些吃人的妖魔统统消灭干净。 故事中的孙悟空对妖精决不放过,不管受蒙蔽的唐僧念紧箍咒也好,把他轰回花果山也好,他都要跟妖精斗到底,直至将它们消灭。而对师父、对师弟,他却不记仇、不怀恨,想尽办法帮助他们醒悟,一旦醒悟,便和他们一同去西天取经。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降妖拿怪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22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绍剧剧目,贝庚 (执笔)、顾锡东根据小说《西游记》改编。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经碗子山时,千年尸魔白骨精欲吃唐僧肉以图长生不老,三次幻化人形诱骗唐僧,又使用离间计,使唐僧将孙悟空逐回花果山,生擒唐僧和沙僧。猪八戒不得已去花果山求救,孙悟空不记前嫌,变为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在筵前巧使白骨精说出幻化人形真情,唐僧顿悟。悟空兄弟终于锄灭白骨精。剧本围绕唐僧师徒与白骨精之间的斗争,歌颂了孙悟空的赤胆忠心和大智大勇,批评了唐僧不辨真伪、善恶、混淆人妖的错误。绍剧的演出发挥了猴戏与二丑艺术的特色。1961年被拍成电影。 ☚ 春草闯堂 七妹与蛇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