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孔宙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孔宙碑

 《孔宙碑》额题《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碑高243厘米,宽133厘米,圆首,穿在额上,穿外有虹状晕缭绕。碑文系隶书,15行,每行28字。碑阴刻62名立碑者姓名,额篆“门生故吏名”五字,汉碑碑阴题额,仅见于此碑。
 该碑刻立于后汉桓帝延熹七年(164)七月,书者不详,碑石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
 该碑字形取横势,字势扁平,偶有方正不扁者,如“讳”字。用笔圆转, 富有篆书笔意。主笔横画取“蚕头燕尾”势,与其他汉碑无二,但运用时颇饶变化,如“南”字上缘平直,“有”字曲折之势夸张,而“真”字则较含蓄。“南”字主横画波锋平指,“有”字却波尾翘然。蚕头下垂之势远比《曹全碑》收敛,间有垂势不明显的笔画。捺笔用笔与横画相仿,但起笔较轻,波势向下,波尾多上翘。撇画有时向上回锋收笔,如“令”字。有时则在驻笔处乘势回锋,以成垂露状的圆势。
 《孔宙碑》的横向笔画特别开展纵逸,已达到从美学观点所能容忍的极限。其波笔如乡间小溪,从容不迫,曲折而去。其撇画则旁若无人,呈弧状逶迤而出。该碑左向钩多似撇,右向钩多作波,故全碑波撇甚多。碑中许多字左撇右波,如猛禽之两翼开张,给人以飞动升举之感。


 该碑用笔、笔势、笔形、字形结构,均篆韵浓厚。如“声”字左上之圆折弯,“终”字之“冬”,“显”字左下之“丝”,“致”字左边之“至”等,均尚带有较浓的篆意。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分》云: “凡书贵有新意妙理,以方作秦分,以圆作汉分,以章程作草,笔笔皆留; 以飞动作楷,笔笔皆舞,未有不工者也。” 《孔宙碑》意新理妙,气韵醇美,当与用篆入隶有关。
 碑中有些字结构独特新颖。如“功”字,“工”旁缩居上边,其下横与“力”字起笔相粘,以腾出足够的空间来让撇画施展; 而撇画大马金刀,从右上角斜贯左下角,撇笔厚实,使整个字生动活泼,舒展自然。再如“永”字,其结构取篆书而稍加变化,首笔居左半,而在楷法中称为“啄”、“磔”的末两笔,在此连成一气,似一笔写成的横弯竖弯钩,与左半分庭抗礼。
 全碑行列布白疏朗,雍容大方,与舒展的笔画水乳交融;且行气流畅,雄健生动。清人朱彝尊云: “《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康有为说:“《孔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均非溢美之词。
 东汉桓灵时期,乃汉碑全盛之时,熹平六年(177 )河南刻立的《尹宙碑》书风与《孔宙碑》相仿,人们在习惯上将两碑合称为“二宙”。
孔宙碑

孔宙碑

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七月,石质。纵241厘米,横132厘米。据清王昶的《金石萃编》记:“碑竖七尺三寸,广四尺。”现存山东省曲阜孔庙。《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隶书,碑阳15行,行28字。额阳文篆书二行十字,“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碑阴三列,上二列各21行,下列20行。碑阴额上题“门生故吏名”五字篆书。碑主人孔宙,字季将,孔融之父,孔虎之兄,孔子第19代孙。历官郎中,都昌长,元城令,泰山都尉,卒于延熹六年正月。年六十有一。死后,门生故吏勒铭颂其德。此碑宋时著录很多,自欧阳修《集古录》收载之后,代有著录,传世拓本可信者最早为明拓本,对后世影响很大。清竹坨评孔宙碑云:“《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孔宙》用笔旁出逶迤,极其势而去,如不欲还。”又云:“《孔宙碑阴》笔意浑古,若人以为如蛰虫盘屈,深冬自卫,真善为譬者。”此碑碑字结体绵密而宽博,左右布势,模画甚长,又似漫不经心,笔毫平放,轻重起伏变化较少,其书法给人以宏博宽大,风度翩翩的感觉。规矩中见飞动的笔姿,严谨中见舒展的结体,楚楚动人。笔意内含外拓,关键性的笔画外开得当,使得《孔宙碑》产生了一方面突出主笔,使其流利潇洒,另一方面造成了内紧外松的结体性格,既紧凑又舒展。正如杨守敬所云:《孔宙碑》“无一字不飞动,仍无一字不规矩,视《杨孟文颂》之开合动宕,不拘于格者又不同矣。”碑字用笔圆转,有篆书笔意,由此碑可见篆法入隶的妙趣。碑阴隶书,规矩方正,碑额书体圆中带方,字形修长,气度不凡。

☚ 乙瑛碑   王舍人碑 ☛
孔宙碑

孔宙碑

又称《泰山都尉孔宙碑》。东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刻立。碑圆首,一穿。高241厘米,宽132厘米,厚22厘米。穿两侧有篆书阴刻额题“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2行9字。碑文15行,每行28字,隶书,阴刻,记述孔宙的生平事迹。孔宙(103—163)字季将,孔子第十九代孙,曾官郎中、都昌长、元城令、泰山都尉。碑阴有篆额“门生故吏名”一行。额下隶刻三列,上二列各21行,下列20行,开列门生,故吏、弟子、门童等姓名籍贯。此碑书法甚精,风神逸宕,用笔旁出逶迤,极其势而去,如不欲还。是著名的汉碑之一,现存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

☚ 孔宏碑   孔继汾 ☛

孔宙碑

东汉延熹七年(164)立。有额,篆书题《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高2.41米,宽1.32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全文为:“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铭,君讳宙,字季将,孔子十九世之孙也。天资醇嘏,齐圣达道,少习家训,治严氏《春秋》,缉熙之业既就,而闺阈之行允恭,德音孔昭。遂举孝廉,除郎中、都昌长、祗傅五教,尊贤养老,躬忠恕以及人,兼禹汤之辠己。故能兴朴□,□彫币,济弘功于易简,三载考绩,迁元城令,是时东岳黔首,猾夏不□,□□祠兵,遗畔未宁,乃擢君典戎。以文修之,旬月之间,莫不解甲服辠,□□□槈。田畯喜于荒圃,商旅交于险路。会《鹿鸣》于乐崩,复长幼于酬酢,□□□稔。会遭笃病,告困致仕,得从所好,年六十一。延熹六年、正月乙未□□□疾,贵速朽之反真,慕宁俭之遗则,窀夕不华,明器不设,凡百卬高,□□□述。于是故吏门人,乃共陟名山,采嘉石,勒铭示后,俾有彝式。其辞曰: 于显我君,懿德惟光。绍圣作儒,身立名彰,贡登王室,阍□是虔。 夙夜□□,在公明明。 乃绥二县,𪏵仪以康。于亓时廱,抚兹岱方。帅彼凶人,覆俾□□,南亩孔馌,山有夷行。豊年多乘,称彼兕觥。帝赖其勋,民斯是皇。疾□□□,乃委其荣。忠告殷勤,屡省乃听。 恭俭自终,盙簋不。 生播高誉,殁垂令名,永失不刊,啻载扬声。□□□□□□□□□□□。延熹七年七月戊□造。”(碑阴文略)

孔宙碑


孔宙碑 (局部)


東漢·延熹七年 (164) 刻。一曰 〈泰山都尉孔宙碑〉。隸書十五行,行二十八字。碑首半圓形,暈之左右不均齊,左方垂。有穿,穿之左右額篆二行十字: “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楊守敬《平碑記》稱其書法 “波撇并出,八分正宗,無一字不飛動,仍無一字不規矩。視 〈楊孟文石門頌〉之開闔動宕,不拘于格者,又不同矣。然皆各極其妙,未易軒輊也。碑陰亦淳厚”。碑初立于孔宙墓前,乾隆年間(1736——1795)移置山東曲阜文廟,存于同文門内。孔宙乃孔子十九世孫、孔融父、孔彪兄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