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擲燃燒性球形火器。以紙布爲殼,内裝毒火、小炮、地鼠、鐵蒺藜等物,點火擲出,殺傷、毒害敵人,焚毁敵之戰具物資。創製於明前期,由火毬發展而成。製作簡易,實用,爲明清(前期)軍隊重要裝備火器之一,多用於水戰。明·戚繼光《紀效新書·戰船器用說》:“範大砲紙糊百層,間布十層,内藏小砲,半入毒,半入火。又間小砲,入灰煤、地鼠頭、帶火磁沙、炒毒鐵蒺藜……此一火器,戰守攻取水陸不可無者,奪心眩目,驚膽傷人,製宜精妙,此尤兵船第一利器也。”參閲明·胡宗憲《籌海圖編·兵器》、《三才圖會·器用》、明·茅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