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遗 孑遗残余,剩余。《大雅·云汉》三章: “周有黎民,靡有孑遗。”毛《传》: “孑然遗失也。”郑《笺》:“周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余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王引之《经义述闻》:“黎者,众也、多也; 孑者,余也、少也。黎与孑亦相对为文。” ☚ 孑孑 乡 ☛ 孑遗jiéyí〈名〉遗留,多指遭受重大灾难后遗留下来的少数人:核污染后的孑遗。 孑遗残存,遗留。《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靡:无。)蔡琰《悲愤诗》:“斩截无~,尸骸相撑拒。” 遗留 遗留遗(遗存;遗在;遗余;遗残;孑遗) 留(迷留) 贻(贻留;贻厥) 留下:残留 残存,遗留:余留 遗留财产:遗计 遗留福祚给后人:遗福 仅遗孤女:曙后星孤 曙后孤星 遗留在后面:落(~下) 残缺不全地存留下来:残存 残余 遭刀兵水火等毁坏后的残余:劫灰 (继续存在:遗留)
另见:存在 遗迹 多余 继续 名声 灾祸 祸患 ☚ 遗留 留下名声 ☛ 孑遗jié yí指残存、剩余的人或事物。《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 孑遗jie yisurvivor of a natural disaster or war 孑遗❶遗留;残存。
❷遭受灾害后残留下来的少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