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嬉皮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嬉皮士

“嬉皮”是英文hippie的译音,原文的意思是“追求时髦风尚的人”。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发表文章追根溯源,说“嬉皮”的直系祖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50年代风行过一阵的“垮掉的一代”,而“垮掉的一代”祖先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移居国外自称“迷惘的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文章认为“垮掉的一代”与“嬉皮”相同之处甚多: 二者都喜欢流浪,都蔑视传统的性道德,都喜欢吸毒,都向往东方宗教,只是“嬉皮”堕落得更远。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一群对社会现实不满而堕落的青年,叫作“嬉皮”(或译作“嬉皮士”)。他们精神空虚,在反对传统习惯和道德准则的口号下,在颓废、堕落的邪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不仅留长胡子,蓄长发,穿奇装异服,甚至留起几寸长的指甲,或者一丝不挂地在公共场所出现,身上涂满各种颜色算是衣服。“嬉皮”的人生观极端颓废,认为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值得留恋,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爱情,只有兽欲,因此他们主张群居杂交。“嬉皮”追求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醉生梦死生活,鼓吹吸毒,认为大麻、海洛因和一种叫作LSD的迷幻药能够刺激神经,使人兴奋,在精神亢奋的梦幻世界里求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因此他们虽知吸毒有害身体健康,却认为吸毒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他们由于精神堕落,除求助于毒品和肉欲的刺激外,还向往东方的禅宗、吠陀经和其他神秘主义宗教,搞参禅、打坐那一套。“嬉皮”多半是中产阶级子女,生活富裕,不愁吃喝,因此能游手好闲,到处流浪。

如果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主要是文化人,变到“嬉皮”,却成了一帮流氓阿飞,早与文化绝缘了。当然,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青年一代中都有好有坏。在美国,当然也不乏有进取心的好青年,对国家、对人类能作出贡献。

嬉皮士xīpíshì

“嬉皮”是英文hippie的译音,原文的意思是“追求时髦风尚的人”。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发表文章追根溯源,说“嬉皮”的直系祖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50年代风行过一阵的“垮掉的一代”,而“垮掉的一代”祖先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移居国外自称“迷惘的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文章认为“垮掉的一代”与“嬉皮”相同之处甚多: 二者都喜欢流浪,都蔑视传统的性道德,都喜欢吸毒,都向往东方宗教,只是“嬉皮”堕落得更远。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一群对社会现实不满而堕落的青年,叫作“嬉皮”(或译作“嬉皮士”)。他们精神空虚,在反对传统习惯和道德准则的口号下,在颓废、堕落的邪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不仅留长胡子,蓄长发,穿奇装异服,甚至留起几寸长的指甲,或者一丝不挂地在公共场所出现,身上涂满各种颜色算是衣服。“嬉皮”的人生观极端颓废,认为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值得留恋,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爱情,只有兽欲,因此他们主张群居杂交。“嬉皮”追求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醉生梦死生活,鼓吹吸毒,认为大麻、海洛因和一种叫作LSD的迷幻药能够刺激神经,使人兴奋,在精神亢奋的梦幻世界里求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因此他们虽知吸毒有害身体健康,却认为吸毒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他们由于精神堕落,除求助于毒品和肉欲的刺激外,还向往东方的禅宗、吠陀经和其他神秘主义宗教,搞参禅、打坐那一套。“嬉皮”多半是中产阶级子女,生活富裕,不愁吃喝,因此能游手好闲,到处流浪。
如果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主要是文化人,变到“嬉皮”,却成了一帮流氓阿飞,早与文化绝缘了。当然,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青年一代中都有好有坏。在美国,当然也不乏有进取心的好青年,对国家、对人类能作出贡献。

嬉皮士Xīpíshì

见“嬉皮”。

嬉皮士xīpíshì

即“嬉皮”。
 ◇ 酒鬼和妓女都被安排到指定的地方,嬉皮士们也都被赶到了“他们应该呆的地方”。(人民日报.1995.8.3)
 ◇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乱穿衣都自然而然,也不排除有些前卫青年和嬉皮士故意“乱衣”以求“酷毙”。(人民日报.2000.4.28)

嬉皮士xīpíshì

英语hippy的译音词,指某些西方国家中的具有颓废派作风(如意志消沉、玩世不恭、蓄长发、穿奇装异服等)的年轻人。陆星儿《灰楼里的童话》:“童浩敞开着鲜红的运动衫,他头发长又懒得理,长长的盖住耳朵,像‘~’。”|徐小斌《迷幻花园》:“后来当圣诗唱起的时候,她惊异地发现主教的冠冕里藏着一头~式的长发,而且主教那张冷酷的长脸使她想起自己所在单位的党委书记。”

嬉皮士xīpíshì

即“嬉皮”。

嬉皮士

嬉皮士xīpíshì

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中具有颓废作风的青年。他们不满现实,逃避兵役,反抗前辈,玩世不恭,穿奇装异服,蓄长发,吸毒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泄。[英语hippy、hippie的音译兼意译]

☚ 嘻哈族   席梦思 ☛

嬉皮士Hippies

反文化流派成员。60年代发源于格林威治村、纽约、旧金山,后来风行整个北美大陆。加拿大的嬉皮士主要集中在温哥华和多伦多的一些街区,多是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不满的年青人,出身中产阶级。特点是蓄长发,留胡须,穿奇装异服,吸毒,迷恋摇滚乐,亲非西方宗教,强调培养“自我意识”,主张性体验。思想观念与新左派相似,如赞成改变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赞成和平主义、平均主义、公社式的生活、自助以及个人神圣不可侵犯,敌视私有财产、官僚政治和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思潮流行的时间并不长,70年代便结束。

嬉皮士

hippy;hippie

嬉皮士

hippie; hippy(常留长发、穿奇装异服、吸毒)
~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最盛行。The hippie movement was most popular in the 1960s.

嬉皮士Hippies

指反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源于梅勒于1957年写的《白色的黑人》一文中的人物“嬉皮斯特”(hipster)。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美国。这些年轻人多来自中上层社会。对政府管理形式、家庭组成方式、社会经济运转方式及宗教、教育体制等表示不满,他们蓄长发,留胡须,穿奇装异服,建立群居村,实行财产、性爱和子女的共有,服用大麻或兴奋剂,意志消沉,精神变态。希望通过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放荡行为和生活方式,来找回现代社会中丧失的那种所谓的永恒、原始的情欲和文化创造的冲动力,以摆脱精神危机,达到文化超越。1967年夏天旧金山梣树岭的“爱情之夏”是嬉皮士运动的高潮。此后分散到全国各地,建立许多群居地。七十年代渐趋衰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