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婺源县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光绪重修)婺源县志

安徽地方志。清吴鹗、汪正元等纂修。六十四卷,首一卷。鹗号秋浦,广东高要人。道光监生,时官婺源知县。此志继道光志后为十修,于光绪九年(1883)成书,一百余万字。正文分疆域、选举、建置、官师、食货、兵防、人物、艺文、通考九志。含图考、坊都、山川、地产、科第、城池、塘堰、公赋、徭役、学林、文苑、典籍、纪述、寺观、 古迹、祥异、佚事等六十余目。其中图考目含本府六县疆域总图、本县疆域山川乡都总图、城垣街道图、紫阳书院旧图等二十一地图、示意图、山水画并图说、图考,引文抄自康熙志。建置志所载城、坊、坛、宫、桥、渡数以千计,可供考证参考;塘、堰、池、湖、陂、碣数百处,多为重要水利史料。艺文志最重纪述,专有目录备查,始自南唐刘津《婺源诸县都制置新城记》至清程组《婺源为古黟地考》计一百二十七篇,内容广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制、宗教等方面。各志所载历史人物数以万计,仅清代人物传记收有七千多篇,多不见正史和前志,内容丰富。所考所订,凡有门类可附者各从其类,胜过旧志类目。有光绪九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安徽方志考略》(1987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康熙)婺源县志

安徽地方志。清蒋灿纂修。十二卷。灿字素庵,西冷(在今江西余干境内)人。累官承德郎、婺源知县、徽州府通判。该县于明正德、嘉靖、天启至清康熙八年四修其志,此志于康熙三十三年(1693)成书,约四十万字。正文分疆域、选举、建置、官师、食货、兵防、人物、艺文、通考九志,含图考、沿革、山川、地产、城池、塘堰、户口、徭役、经济、学林、古迹、𥘌祥、轶事等六十目。其中图考目有山川、乡都、坊市、城郭九幅地图、示意图,图说特详地理位置、形胜险要、四至八到并附山禁、水禁碑文、约说。历史人物传说和人物传记千余篇(清代占五百余篇),记事颇多参考价值。艺文志纪述、奏疏二目所收文献多涉当地经济、文化、宗教、建筑、教育、法制等,史料价值较高。明清时期该地一次虎群伤人二百余口。各志目前有序,后有赞语,颇嫌繁琐;地产不入食货而入疆域,似为不妥。有康熙三十三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安徽方志考略》(1986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婺源县志

❶十二卷,清蒋灿纂修。蒋灿,浙江仁和人,官徽州府通判,康熙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两任婺源县知县。婺县有志,一修于明正德,再修于嘉靖,三修于天启,至清康熙八年 (1669),已四修,距此志约三十年。蒋灿自序云“郡伯朱公,将有府志之役,征掌故于属邑,余不敏,不敢以代庖谢责,乃开局取旧志重续之,仍其部署,益以新事,不数月而二十余年之文献了如指掌。”此志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印。此志分为十类,悉有前引后跋,引必以蒋灿曰,跋必冠以张绶曰,各目前既有序,有必有赞曰,词意繁复,半属可删。“通考”一门中,所系寺观、仙释、丘墓,其内容实为杂志,今以通考命名,尚殊罕见。“人物志”门,除儒林、文苑外,又有学林,地产不入食货志,而入疆域,其体例杂乱无章。
❷ 三十九卷,首一卷,清赵汝为纂修。赵汝为,字监泉,直隶易州人,举人,嘉庆十一年 (1806)来任婺源知县。婺源县志,入清凡四经纂辑,一修于康熙八年邑守刘光宿,再修于三十三年邑守蒋灿,三修于乾隆二十二年邑守俞云耕,四修于五十二年邑守彭家柱,越二十六年,至赵汝为。会制府有重修江南通志之举,檄各属纂修邑志,赵汝为设局纂辑,于嘉庆十二年(1807)志成。此志大多因循乾隆旧志,宏纲细目,纤微无异。赵汝为自序称,“丁未距今不过念余年耳,其间疆域、官师、选举、食货、兵防各门,体例详赡,悉仍旧贯,惟人物一条,宜加搜辑”,故此志于人物一门,增补独详。全志三十九卷,人物一门已占其三分之一,其他各志,亦间有增补移易,且另标丁卯续志以别之,立体殊为有当。对旧志讹误,其多所辨证,如艺文志《古易言训》,本吕伯恭著,而附之朱子,《潜虚发微》本张敦实著,而附之张敦颐,凡此之类,此志皆悉为订正。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❸ 三十九卷,首一卷,清黄应昀、朱元理纂修。黄应昀,江西南丰人,监生,清道光五年 (1825)委署婺源县事。考婺源有志,自明正德八年,至天启二年凡经三修,入清则康熙八年,至嘉庆十二年,凡经五修。道光五年,檄饬通省,兴修志书,婺源知县黄应昀,乃设局纂辑,阅两月而竣事。道光六年 (1826)刻印。此志一踵嘉庆旧志,较前志,不仅体例无殊,所增事迹,实亦无多。就其内容,除人物、艺文两门补订较多外,其他典制,亦略有移易。其卷首备载历修旧志序文,乃康熙甲戌志各门前引后跋,俾读者易知沿革。此志虽因独创少,亦有名著之称。有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
❹ 六十四卷,首一卷,清吴鹗等修,汪正元等纂。吴鹗,端州 (广东高要县)人。吴鹗序云“婺志之兴,续修凡九,自道光五年,以迄于今,又将五纪矣,中更兵燹,所宜添纪者实繁,此而不修,后复何及,询谋佥同,即于八年(1882)春兴修,至癸未秋而厥事乃蒇”,故开局于光绪八年(1882),而书成于九年。此志体例踵其道光志,然于各门目中,多有考订之处,如旧志疆域门中沿革一目,杂采诸事,此则将于沿革无涉者,悉心考订,有门可附者,各从其类。学校一目,新增了学制条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