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福自己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势。《周书·尉迟迥传》: “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 ○ 作威作福 赏罚 赏罚奖惩 奖罚 赏刑 赏诛(以待~)劝惩 劝创 絻钺 刑赏 诛赏 褒责 褒惩 奖励和惩罚:与夺 奖赏和处罚的手段一起使用:恩威并施 恩威兼济 恩威并行 恩威并用 恩威并重 恩威并济 威怀相济 威惠兼行 德威并施 德威并用 奖励勤奋的,惩罚懒惰的:奖勤罚懒 奖赏好人,惩罚坏人:赏善罚淫 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赏善罚恶赏善罚否 赏贤罚暴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赏功罚罪赏劳罚罪 赏高罚下 奖赏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惩罚不同意见的人:赏同罚异 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激扬 激浊扬清 洗去污垢,激浊扬清:扬善除恶 濯污扬清 赏罚得当:克君 该赏的就奖赏,该罚的就惩罚:审赏 赏罚分明 赏罚严明 赏信罚必 奖罚严明 有奖有罚 庆赏刑罚 赏罚信明 赏信罚明 赏罚分审 果刑信赏 信赏必罚 赏信必罚 赏信罚必 奖赏严明,处罚慎重:明赏慎罚 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赏立诛必 加倍赐赏,重重处罚:倍赏累罚 奖惩不合理:赏罚不当 赏罚过多过滥:僭赏滥刑 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赏罚不明 赏赐和惩罚,没有规矩,随心所欲:赏罚无章 赏赐和惩罚不兑现,不能取信于人:赏罚不信 擅行赏罚:威福由己 威福自己 (奖赏和处罚:赏罚)
另见:赏赐 赏物 处罚 责罚 ☚ 赏罚 奖赏 ☛ 威福自己南北朝时的尉迟迥在少年时就以聪明伶俐闻名,并且胸怀大志。做了大丞相帐内都督之后,又因娶了魏文帝的女儿金明公主而官拜驸马都尉。其后又屡建奇功,攻城掠地,占领了四川,与著名的霍去病将军同样享有盛名。 北周宣帝即位后,让尉迟迥做相州的总管。宣帝去世后,后来的隋文帝杨坚辅助幼小的天子执政。杨坚认为尉迟迥权势过大、位置过高,又深谋远虑,害怕尉迟迥有什么其他的图谋,便下令让魏安公惇去牵制尉迟迥。这时,尉迟迥便紧张地行动起来。他认为杨坚当权,一定是图谋篡夺帝位,便与身边的人商议准备起兵反对杨坚。尉迟迥扣留了魏安公惇,表示不接受皇帝让别人取代自己的命令。 杨坚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他派破六汗裒去告诉尉迟迥让他执行皇命,同时暗地里给相州总管府的长史晋昶等人带去一封书信,命令他们配合派去的大臣行动,并做好准备充作内应。 就在这危急的关口,尉迟迥识破了杨坚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抢先下手,将长史晋昶和破六汗裒等人斩首。同时,他召集手下一帮文臣武将以及众多的士兵,站在城北一座高楼上对他们说: “杨坚的才能很是平庸,凭借他后父的力量,胁迫幼小的皇帝号令天下,全由自己的兴致对天下进行赏罚,一点道理也不讲。他那想称王称霸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我做将相,又是当今皇上的亲戚,于公于私,都应该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这实在是符合天下的公理的啊!先帝当初安排我驻扎在相州这个地方,本来就是想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这里。今天,我要与你们一起招募天下有忠义的勇士,匡复国家,保护百姓。形势发展得好则可享尽荣华富贵,退一步讲也可以侍奉好皇上尽做大臣的本分。你们说这样行不行?” 尉迟迥的话音刚落,便受到身边人的欢呼,大家都表示愿跟他一起干。这样,尉迟迥便自称大总管,设置官府,安排人员,制定政策,举起了一面反抗杨坚的大旗。 成语“威福自己”指赏罚全由自己任意定夺。 威福自己wēi fú zì jǐ赏罚由着自己。意谓操纵了大权作威作福。也作“威福由己”。 威福自己wēifú-zìjǐ〔主谓〕 指赏罚均由自己决定。《周书·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 △ 贬义。多用于描写擅作威福。 【近义】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 〖反义〗规行矩步 循规蹈矩。 也作“威福由己”。 威福自己wēi fú zì jǐ威福:刑罚和奖赏。即赏罚全由自己独揽。形容妄自尊大,专行赏罚,滥用权势。《周书·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才……,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也作“威福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