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姜容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姜容樵1891~1974著名武术家。字光武。河北沧州人。幼习武术,兼通多门,尤以少林、形意、八卦、太极诸拳用功较多。曾先后从陈玉山、张占魁、李景林等名师学武,拳械并重,被称为 “国术界之干才”。太极拳就学于好友汤士林,汤为许占鳌弟子。与姜同学者还有姚馥春,后二人合著《太极拳讲义》一书,“道其要窍”。遇李景林后,学习武当剑同时,太极拳也得到指点、提高。姜容樵热心于推广武术,一生著述颇丰。1932年任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时即主编《国术丛刊》,并先后出版有《八卦掌》 《形意母拳》 《昆吾剑》等书。弟子中有沙国政等,为当世武术名家。 姜容樵 姜容樵(1891—1974)字光武。河北沧州人。自幼从家叔德泰和迷踪拳名手陈玉山习练孙通所传的多种拳技,同时在私塾攻读诗书。1909年拜张兆东为师学习八卦掌和形意拳。还曾从李雨三研习太师鞭、从好友汤士林习练太极拳、从李景林学武当剑。姜容樵研习武术,终日不倦,而且每习一招一式必求悟明理法。李景林曾在《形意杂式捶八式合刊·序》中评赞姜云:“(姜容樵练武)姿态活泼、刚柔合度、毫无呆滞或极刚不柔之弊。曾许其为国术界之干才。且尤长于阐发学理”。 1920年姜容樵在津浦铁路当职员期间,开始以武技传人。1928年在上海创办尚武进德会,致力于编撰出版尚武丛书,传播武术技法。1932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主编《国术丛刊》、审定教材,并教授拳械。抗日战争时期,姜容樵离馆赴皖南任教数年,担任文学、历史讲师,同时收徒传授武技。后定居上海,致力于整理遗文、撰述新著。晚年虽双目失明,犹口述手划授徒传艺。姜容樵精武通文,著作颇丰。曾出版《八卦掌》、《形意母拳》、《形意杂式捶八式拳合刊》、《太极拳术讲义》、《秘宗拳》、《太师虎尾鞭》、《太师水磨鞭》、《鞭枪大战》、《昆吾剑》、《青萍剑》、《少林棍法》、 《八卦奇门枪》以及《当代武人奇侠传》(12册)等数十册武术专著和结合拳史创编的读物。 姜容樵 ☚ 朱国福 陈照丕 ☛ 姜容樵 姜容樵河北沧县人。幼习少林拳械,尤精于鞭、剑。后从张占魁习技,乃精于形意、八卦。二十年代在上海成立尚武进德会,后出任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参加北伐、抗战。晚年居于上海,寄寓前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家中,七十年代末以八十余高龄卒。生平提倡武术不遗余力,门人众多,著述甚富,主要的有《写真青萍剑》、《写真形意母拳》和《八卦掌》等。 ☚ 俞大猷 郭云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