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姜夔《角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姜夔《角招》

《角招》·姜夔

姜夔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映照,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渺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达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情,花前友。

甲寅,即绍熙五年(1194)。俞商卿,名灏,世居杭州,绍熙四年登第,晚年筑室西湖九里松。俞善歌,作者每度新曲,吹洞箫,俞就相和而歌,其二人交游之乐可见。而今商卿“作吏” (登进士第),忙于仕宦,几乎再也没有二人一起吹唱的欢乐了。好友别离,孤身独游,作者心中自不免有些伤感。

“为春瘦”二句,起笔总囊全词,点出春天与友相别之感伤:为伤春而消瘦,何忍再看这绕湖的垂柳。“自看”三句,望远山,忆旧。“携手”二字,言其亲密无间。“自看”与“记得”两相映衬,表现出作者虽与友相别未久,却已甚感孤独。“君归”二句,写相别未久,而风景已殊异于昨。“一叶”三句,言泛舟西湖所见之美。

“犹有”以下七句,紧承上片末尾,极力渲染“遣游人回首”的诸多方面:那美丽的画船上,半遮红颜的飘飘彩袖;那青楼上歌女们俏脸倚扇,相映争秀。她们头上的翘翠,亮闪闪、颤巍巍像要滑落;她们梳妆成最时髦的样式,娥眉用宫黄(宫人用以涂眉的黄粉)涂就。画船、青楼、团扇、美女,与西湖秀丽的山水,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伤春”二句,总结自己这次游西湖的感触:既有昔日那种伤春惜别的感伤,又如微饮薄酒般,荡起一点春心。这两句,将此次游西湖的感触,表达得精炼准确而又具体形象。结尾缠绵怅惘:“写入”三句,“自奏”二字,照应序中所言,说出无友伴和而歌。以下则说,好友远离,无人理解我的心曲,自此无知音矣!


唐宋词之姜夔《角招》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姜夔《角招》

《角招》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何堪更饶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 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着宫黄,而今时候。(11)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12)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注释】 ①甲寅:指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俞商卿:即俞灏,字商卿,世居杭州,筑室九里松,号青松居士。是作者的友人。燕游:饮酒游玩。孤山:在杭州西湖,宋时多梅树。西村在其后。②玉雪:谓梅花。薄人:逼人。指梅花香气逼人。③容与:舒缓行进,形容悠闲自在。飞花:指柳絮。④儒雅缘饰:谓能以文雅风度节制自己。⑤缥缈:这里指隐遁山林、远离人世之思。⑥离忧:怀抱忧愁。一行作吏:出仕做官。⑦岫(xiu袖):山峰山峦。⑧香红:指红梅花。⑨一叶:指小船。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三十六离宫:指杭州的宫殿。⑩障袖:指船上游女举袖遮面。(11)翠翘: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山堂肆考》:“翡翠鸟尾长上毛曰翘。美人首饰如之,因名曰翠翘。”宫黄:宫女用来涂额的黄粉,是一种时尚的化妆。(12)吴丝:指乐器。语出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吴丝蜀相张高秋。”丝,本指琴弦,这里代指琴。

【译文】 春来触动愁思,令人消瘦。更何况离人眼里看到西湖周围尽是垂柳。独自昂首云山外,想念与君湖上曾携手,观看梅花喜心头。你走后没多久,千树红梅零落使人愁。乘上小船湖上游,驶过多少行宫,不由叹息频回首。

还有画船上美女举彩袖,两岸歌馆里佳人持扇启歌喉,发髻首饰耀人目,粉面浓汝香气厚。多少佳丽争艳比秀,而我却无心观赏,伤春忧愁依如旧。不如自斟一杯酒,乘兴谱曲自吟奏。不知有谁能解曲中情,做我梅花前的知友。

【集评】 近代·俞陛云:“此调为重过西湖,梅花已落,怀人而作。独客伤春之际,花落人遥,旧欢回首,谁能遣此!前半首随笔写来,含思凄婉。转头六句皆追写伊人情态。至‘春心如酒’句为题珠所在,旧欢则甘如蜀荔,新愁则酸若江梅,两味相荡,浑如中酒。后主所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以‘花前后’三字结束全篇,悲愉之境,前后迥珠矣”。(《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总案】 此词是怀人之作。开端即写离人怀抱,无论时、地,景物皆添离人愁绪。为排遣愁怀,独游西湖,触景生情,更引起对故人之思念。美女歌娃之欢笑反衬独自凄凉,美酒丝竹,更添无知友陪伴的哀伤。照应中进行对比,写出对友人的深挚怀念,曲折有致,生动传神。


唐宋词之《姜夔《角招》》原文、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姜夔《角招》

姜夔《角招》姜 夔

姜 夔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11),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12)。爱著宫黄(13),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14)。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注释 ①甲寅: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②俞商卿:俞灏,字商卿,号青松居士,世代居杭州,绍熙四年登第,宝庆二年(1226)致仕,姜夔客居湖州、杭州时曾与他交游。著有《青松居士集》。③孤山之西村:杭州西湖湖心有孤山,西村在孤山后。④玉雪照映:指梅与雪互相辉映。⑤吹香薄人:梅花香气袭人。⑥吴兴:今浙江湖州。⑦一行作吏:出来为官。⑧岫:峰峦。⑨三十六离宫:指南宋临安的众多宫殿。唐骆宾王《帝京篇》:“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⑩画船障袖:指画船上游春的女子用衣袖遮住颜面。(11)青楼:古代歌伎住的地方。显贵之家亦称青楼。南朝梁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倚扇:谓拿着扇子伫立。(12)翠翘:指美人首饰。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13)宫黄:古代宫中女子的一种妆容,把黄颜料涂在额头上,民间妇女竞相效仿,成为一种时髦妆扮,又称额黄。(14)吴丝:指琴弦。

鉴赏 《角招》为姜夔自度曲,与《徵招》一样,皆为古代聚众人之乐。据夏承焘《白石词编年笺校》,政和间之《徵招》《角招》非词调名而为宫调名,而“白石此二词与《醉吟商小品》,皆以宫商五音为调名”。

四序图 【清】 姚文瀚 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首忆旧游之作,根据词序,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春,姜夔与友人俞灏同游西湖,于孤山之西村观梅。当时梅雪交相辉映,香气袭人,白石度曲吹箫,俞灏歌而和之,其乐融融。不久友人归去,姜夔再游西湖,到处已然是一派暮春景色,看着从容游春的人们,不禁产生了一丝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新词,以怀念旧游。

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地点。暮春时分,西湖岸边环绕的皆是垂柳,本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美好画面,然而词人的心情却是满怀孤寂。在这万物欣然的时节,词人消瘦憔悴了,“为春瘦”暗示了怀人深情。姜夔与友人共游西湖之时,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而如今事易时移,已是垂柳绕堤的时候了,光阴的变化令人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情景,今昔对比,生出无限愁恨,不忍看这新柳垂水的景色。站在岸边四下眺望,远山含烟,若隐若现,令他想起了与俞灏携手同游西湖的时光,如今只剩他一个人“自看”这春和景明的风物,难免不生发出丝丝惆怅。友人归去似乎并不久远,但那千树万树的红梅已经经不起春风的吹拂,纷纷临风飘落了,它们的余香还在空气中飘荡,然而那美丽的容颜却再也看不到了。作者站在花下,看那落红千亩,想一段美好的往事,既有哀愁,又有欢乐。词到这里,写尽了暮春景色带来的回忆与伤感。下面移步换景,开始写湖上的所见所闻。弃岸登舟,任小船在烟波里漂荡,经过临安那鳞次栉比的宫殿,禁不住回头观望。离宫,是皇帝临时住的行宫。南宋偏安江左,以临安为行都,所以称那里的宫殿为离宫。这一词语暗暗寄寓了对时事的隐忧,可谓春秋笔法。

词虽分为了上下阕,然而在上下阕断开的地方,词意并未断开。“犹有”一词,紧承上阕,继续写荡舟湖上的见闻。迎面而来的画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女子以袖遮面,虽然看不到她们的容颜,但可以想象她们娇羞的神态。而那些青楼女子也毫不逊色,她们持扇伫立,流露出万种风情,互相争奇斗艳。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们戴的首饰以及她们的妆扮,她们额头上涂着时兴的宫黄,头发上插着翠鸟尾翼一样的翠翘,千娇百媚,窈窕动人。这些女子和着春光,嬉戏游玩,完全是一幅热闹的游春图景。然而没有友人陪伴的春天,即使再美再热闹,也总有那么一丝遗憾,面对这熙攘的人群,词人感觉寂寥了。“春心如酒”,多么美好的比喻,他的心中如同往常一样充满了春愁,这春愁像酒一样浓烈,在词人心中荡漾起伏,虽是写愁,但写得芬芳馥郁,写到了人心最幽微的地方,如此笔力,非大家不能为之。为了消解这份愁情,作者将它谱入琴曲,借音乐来宽慰自己。然而不能释怀的是,这伤春怀友的情思,又有谁能理解呢?姜夔善度曲吹箫,而俞灏善歌唱,二人一吹一和,有退隐山林之思,互相引为知己,而如今俞灏出仕做官,再没有从前和乐歌唱的乐事了,结尾以音乐明志,正道出了词序中“离忧”的沉痛。

全篇紧扣西湖景物,即地兴感,借落花烘染,用佳人反衬,写出感春怀友之情、知音难觅之感,抑郁中隐隐透露出超迈潇散的情怀。(常迎春)

集评 俞陛云:“此调为重过西湖,梅花已落,怀人而作。独客伤春之际,花落人遥,旧欢回首,谁能遣此! 前半首随笔写来,含思凄婉。转头六句皆追写伊人情态。至‘春心如酒’句为题珠所在,旧欢则甘如蜀荔,新愁则酸若江梅,两味相荡,浑如中酒。后主所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以‘花前友’三字结束全篇,悲愉之境,前后迥殊矣。”(《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链接 《角招》词牌。姜夔有感于大晟府的“《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于是就对旧曲进行改造,自度为新曲,自称“较大晟曲为无病”(姜夔《徵招》词序)。由此可以看出,姜夔自己对《角招》和《徵招》这两首自度曲还是很满意的。《角招》,双调,一百零七字,仄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