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 姑姑短篇小说集。冰心著。1932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收《姑姑》、《第一次宴会》等短篇小说4篇。 ☚ 回忆 怒 ☛ 姑姑三3753①名尼姑。⑴中原官话。河南郑州〖 〗、灵宝〖 〗。春岩改编《杜丽娘》第七场:「小生自有回生之术,只是缺少人手,还望老~帮我扒墓开棺。」山西芮城〖 〗、运城〖 〗、曲沃〖 〗。陕西宝鸡〖 〗、户县〖 〗。⑵兰银官话。甘肃兰州〖 〗。宁夏银川〖 〗。②名专指父亲的妹妹。⑴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⑵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⑶赣语。江西临川〖 〗、高安老屋周家〖 〗。③名外祖母。⑴西南官话。湖北中部。⑵湘语。湖南东北部。◈ 周振鹗、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八章:「鄂中和湘东北有些地方将外祖母称为〖 〗。写出来应是~。」④名蚕。⑴中原官话。河南洛阳〖 〗。山西运城。1919年《解县志》:「蚕诚可畏,女爱其丝,号曰~。」⑵晋语。河南获嘉。   姑姑ɡūɡu父亲的姐妹。 姑姑gū gū〈名〉 ❶姑母,父亲的姐妹。[宋]苏轼《女妾》:“温成皇后乳母贾氏,宫中谓之贾婆婆。贾昌朝连结之,谓之姑姑。”陆天明《泥日》:“说到后首,他忍不住又冲着门外骂儿子了。这时,几个姑姑和姐姐正围着大来,心疼地替他擦血,止血。” ❷对未婚年轻女子的尊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媪)登门,故与邵妻絮语,睹女,惊赞曰:‘好个美姑姑!假到昭阳院,赵家姊妹何足数得!” ❸一种帽子的名称。元朝后妃及大臣的妻子多戴用。[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唐金步摇冠之遗制也。” 姑姑gū·gū父亲的姊妹;姑母:宝玉接(书子)在手中看去,便道,“你三~回来了?”贾兰道,“爷爷既如此写,自然是回来的了。”(一一八·1489) ☚ 官官 姑姑 ☛
姑姑 姑姑对未婚年轻女子的尊称。犹姑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媪〕登门,故与邵妻絮语,睹女,惊赞曰:‘好个美姑姑!假到昭阳院,赵家姊妹何足数得!’” ☚ 未婚年轻女子 成年男子 ☛ 尼姑 尼姑尼(尼僧;尼媪;尼德;比丘尼;比邱尼) 女僧 女德 女师 梵化 梵花 女和尚 女沙陀 除馑女 出家的女子:姑(姑子;师姑) 出家女性的通称:姑姑 对尼姑的敬称:尼师 对年长尼姑的尊称:师太 尼姑对自己的谦称:贫尼 尼姑、道姑对自己的谦称:贫姑 年轻尼姑:尼童子 (出家的妇女:尼姑)
另见:信仰 出家 ☚ 高僧 道士 ☛ 姑姑见“固姑冠”(1431页)。 姑姑姑(ɡū)(~儿)〈名〉尼姑或道姑。 《金》二四: 我养汉你看见来?没的扯臊淡哩!嫂子,你也不是甚么清净~儿。又五七: 西门庆笑道:“~且坐下,细说甚么功果,我便依你。” <方>今山东济南、阳谷话把尼姑叫“姑儿姑儿”,枣庄、平邑、新泰话叫“姑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