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奏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奏补宋代荫补的规定之一,凡遇朝廷举行大礼,高、中级官员均可奏荫弟侄、子孙或门客,称为奏补。 奏补仕进途径之一。凡文、武官、内外命妇等,以官及格,许奏亲属(弟侄子孙)或异姓入仕。奏补有格。如仁宗嘉祐间,文官自知杂侍御史以上,岁奏补一人;自带职员外郎以上,三岁奏补一人;武官自横行以上,岁奏一人,自诸司副使以上,三岁奏一人,“无兄弟叔侄曾孙之品限,旁及疏从。”(《历代名臣奏议》卷160《范镇上奏》)奏补之制,有戚属荫补、文臣荫补、武臣荫补、臣僚大礼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等等。奏补成为宋代冗官的重要根源(《宋史·职官志》10《荫补》、《朝野类要》卷3《奏补》、《宋史·选举志》5)。 别名❶荫补、补荫。《宋史·选举志》5《补荫之制》:“遇郊更合补荫者,并准此为间隔之次;已致仕而遇大礼应奏补者,再奏而止。……(哲宗)定《亲王女郡主荫补法》,遇大礼,许奏亲属一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