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
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蔡河北岸,传说中“三皇”之一伏羲的陵庙。淮阳古为陈国,传为伏羲之都。春秋时已有陵墓,汉代在陵前建祠,宋太祖赵匡胤诏立陵庙,又大事建筑。明、清两代屡加修葺。陵高20余米,周长150多米,陵区占地875亩,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陵前立有“太昊伏羲氏之陵”碑一通。以陵墓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等建筑,太极门内两侧有钟鼓楼等。内外城之间,左侧有女娲观、玉皇观、三仙观,右侧有岳王观、真武观、太清观。统天殿居陵园正中,内有丈八木龛,内塑伏羲像,殿前有月台,高七级,可容千人。整个建筑群气势雄伟。陵区古柏参天,碑刻林立,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