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和五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南北朝 > 太和五銖 太和五銖 tàihéwǔzhū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始鑄。錢文“太和五銖”作方折篆,直讀。因聽民自鑄,故版式繁雜,大小各異,且多有質粗文晦製作欠佳者。一般大者徑二·五厘米,重三·五克;小者徑二厘米,重二·五克。《魏書·食貨志》:“魏初至於太和,錢貨無所周流,高祖始詔天下用錢焉。十九年,冶鑄粗備,文曰‘太和五銖’,詔京師及諸州鎮皆通行之……民有欲鑄,聽就鑄之,銅必精練,無所和雜。”詳見《魏書·食貨志》。 太和五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