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毁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南朝宋时高平人,他参与建立建武军的事业,官至太尉。 宋武帝、宋文帝时屡建功勋,威名远扬,于是遭到朝廷中权奸的疑忌,把他收捕入狱。 “檀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顷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檀道济把他所领导的军事力量比作抵御异族入侵的屏障——万里长城。 陷害檀道济,自然就瓦解了他的军队,这就失去了抵御异族侵略力量,等于自毁长城。 后以“自毁长城”比喻瓦解军队。“目光如炬”原是形容盛怒之下的眼神,后则转义形容人见识深远,能洞察一切,看问题明白透彻。 唐·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诗:“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按:《白符鸠》是当时人唱的一首歌谣,其歌中有这样的两句:“可怜白符鸠,枉杀檀江州。”表现出人民对檀道济的同情与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