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 ☚ 天人师 天南星 ☛ 天门冬radix asparagi润肺化痰止咳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天冬、大当门根。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块根。秋、冬二季采挖, 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入沸水中煮或蒸至外皮易剥落时为度,趁热除去外皮,切段或切片,干燥。生用。主产中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甘、苦,寒。入肺、肾经。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抱犊集》:”凉肺。”《养耕集》:“补阴,止渴。”主治:❶肺热燥咳,与麦冬、川贝等配伍。 ❷阴虚咳喘,口干痰稠,与百合、沙参、玄参配伍。 ❸肺肾阴虚,津少口渴,与生地黄、党参配伍。 ❹肠燥便秘,与生地黄、玄参、火麻仁配伍。牛、马15~30克;猪、羊6~18克。为末或煎汤灌服。寒痰、湿痰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含天门冬素(asparagine)、5-甲氧基甲基糠醛、β-谷甾醇、甾体皂甙及多种低聚糖。天门冬素有镇咳、祛痰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天门冬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 的块根。主产贵州、四川、广西。甘、微苦,寒。入肺、肾经。养阴润燥,清肺降火。 ❶治阴虚发热,干咳,咯血,肺痿,肺痈,消渴,便秘。 ❷治热病伤阴,津少口渴。 ❸乳腺小叶增生。煎服: 6~12g。 ❹治疮疡肿毒,蛇咬伤。鲜品捣烂敷。本品含天冬多糖A、B、C、D,呋喃醇寡糖苷,各种氨基酸、β-谷甾醇、甾体皂苷及多种低聚糖。煎剂在试管内对各型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并能杀灭蚊蝇幼虫。天门冬对各型白血病有抑制作用,还可抗肉瘤。 天门冬cochinchinese asparagusAsparagus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又称天冬草。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生长于山坡或河边。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南诸省区,也见于日本、朝鲜半岛。地下簇生纺锤肉质块根。茎攀援。退化叶呈三角状,由绿色线形叶状枝代替叶的作用。花淡黄绿色,通常与叶状枝同生一簇,雄花花被片开展,雌花子房近球形。花果期5~8月。块根含天门冬酰胺及5-甲基呋喃甲醛等。入药称天冬,性寒,味甘苦,有清热、化痰、镇咳等作用,治咳嗽、便秘等疾。分根繁殖。 天门冬tiān mén dōng《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天门冬(93)。药名 。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又名:颠勒(《本经》),万岁藤、婆罗树(《救荒本草》),天棘(《本草纲目》),白罗杉(《植物名实图考》),多儿母,八百崽,丝冬)的块根。 【别名】虋冬(《尔雅》),大当门根(《石药尔雅》),天冬(《药品化义》)。 【性味】甘苦,寒。 ❶《本经》:“味苦,平。” ❷《别录》:“甘,大寒,无毒。” ❸《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归经】入肺、肾经。 ❶《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❷《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用主治】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 ❶《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❷《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❸《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 ❹《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 ❺《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 ❻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蹷嗜卧,足下热痛。” ❼《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 ❽《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二至四钱; 熬膏或入丸、散。 【成分】根含天门冬素(天冬酰胺Asparagine)、黏液质、β-谷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糠醛。所含苦味成分为甾体皂苷,由菝葜皂苷元(Smilagenin)、鼠李糖、木糖和葡萄糖组成。 【药理】 ❶抗菌:煎剂体外试验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❷杀灭蚊、蝇幼虫:将切碎的根置水中使成0.5%~1%浓度,可使其中的孑孓于72~96小时后全部死亡,2%~5%浓度时,经3~4天,可使其中的蛆死亡70%~100%。 ❸抗肿瘤:体外试验(美蓝法及瓦氏呼吸器测定),天门冬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 天门冬tiānméndōng天冬的别名。详该条。 天门冬 天门冬天门冬,又名天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的块根。秋、冬两季采挖,洗净,除去根头及须根,用水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晒干或烘干。或用硫黄熏后再烘干。块根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有深浅不等的细皱纹,有时残存灰棕色外皮。质坚韧或柔润。断面平坦,角质样,黄白色,皮部厚,中柱明显。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气微,味甘微苦。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浙江,云南等省区;此外、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省亦产。 本品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肾经。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主治咳嗽少痰、咽干口燥、消渴、便秘及肺痿、肺痈等证。如与麦冬共熬成膏,名二冬膏,可治肺胃燥热,咳嗽痰少; 配熟地黄、人参密丸,名三才丸,治气阴两亏,虚劳咳嗽; 配麦冬、五味子以治消渴; 配藕节、川贝、白及、阿胶以治咳嗽咯血;配麦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以治肠燥便秘; 如阴虚火旺,内热灼肺者,又可伍以知母、玄参。至于治疗肺痈,当于脓痰已除,余热未清,肺阴受损之际投之,方为适宜。现代临床以天门冬隔水蒸熟或制片剂口服等,以治疗乳房良性肿瘤; 尤以乳房小叶增生,较能奏效。综观天门冬所治诸证,主要为肺肾阴虚内热的证候。本品上清肺热,益水之源; 下养肾阴,滋水之燥,故有止咳、消痰、解渴之功。肺主皮毛,又合大肠,肺阴足则皮毛荣而大肠润, 故又有泽肤, 通幽之效。煎服, 6~12g。脾胃衰弱,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咳嗽者均忌用。 实验研究: 天门冬块根含天门冬素、β-谷甾醇、5-甲氧基甲基糠醛、葡萄糖、果糖和多种低聚糖,以及四种甾体皂甙。 天门冬煎剂在体外对炭疽杆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菌及白喉、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麦门冬 石斛 ☛
天门冬 天门冬本品又叫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入沸水中煮或蒸,去皮洗净,晒下或烘干。 块根呈纺锤形,稍弯曲,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尖,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浅棕黄色,油润半透明,有抽沟及纵皱纹。干后质硬而脆,断面平坦,中间有黄白色小木质心。无臭,味甜微苦。 太阴人药。功能为清肺降火,润燥。主要用于肺热燥痰、目痛鼻干、增寒壮热、头痛等症。如《四象新编》天门冬润肺汤,用本品15g、黄芩10g、麦门冬、酸枣仁、升麻、葛根、桔梗、五味子、大黄各5g,以清肺降火,滋阴润燥,治疗肺热燥痰、目痛鼻干、增寒壮热、头痛等症。 ☚ 莲子 麦门冬 ☛ 天门冬wild asparagus (Asparag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