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贯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贯煎

【方源】:

《续名医类案》卷十八。

【组成】:

北沙参 麦冬 地黄 当归 杞子 川楝

【功用】:

滋阴舒肝。

❶ 《广东中医》(1960;3∶13):养肝血,滋肝阴,泄肝气。
❷ 《中医杂志》(1963;10∶18):滋阴充液,疏肝调气。
❸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9;3∶12):补肝肾之阴,佐以疏肝。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

❶ 《续名医类案》: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
❷ 《中风诠》: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痛,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
❸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9;3∶12):慢性肝炎。

【宜忌】:

兼有停痰积饮,舌苔浊垢,无阴虚征象者忌用。

❶ 《中风诠》:此方下舌无津液四字最宜注意,如其舌苔浊垢,即非所宜。
❷ 《新医学》(1976;4∶190):凡属气、血、火、食、痰、湿诸郁,不兼阴虚者忌用。
❸ 《医方发挥》:本方滋腻之药较多,对于兼有停痰积饮者,不宜使用。

【加减】:

口苦而燥者,加酒连。

【方论选录】:

❶ 《中风诠》:胁肋胀痛,脘腹搘撑,多是肝气不疏,刚水恣肆为病。治标之法,每用香燥破气,轻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势必渐发渐剧,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若脉虚舌燥,津液已伤者,则行气之药尤为鸩毒。柳洲此方,虽是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以调肝气之横逆,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凡血液不充,络脉窒滞,肝胆不驯,而变生诸病者,皆可用之。
❷ 《中医杂志》(1963;10∶18):一贯煎方剂组织缜密,配伍精当,它的唯一特点是以脏腑制化关系来作为遣药立法的依据。本方主治是肝病,肾为肝之母,滋水即能生木,以柔其刚悍之性,故以地黄、杞子滋水益肾为君。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清肃,则治节有权,诸脏皆滋其灌溉,而且养金即能制木,以平其横逆之威;胃为阳土,本受木克,但土旺则不受其侮,故以沙参、麦冬清肺益胃,二者为臣。当归入肝,补血活血,而辛香善于走散,乃血中气药,故用以为佐。更加一味川楝,泄肝通络,条达气机,故用以为使。合为滋水涵木,疏土养金的良方。
❸ 《方剂学》:方中重用生地为君,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以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更用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柔肝以代疏肝之功。其中川楝子性味苦寒,虽有苦燥伤阴之说,但若配在滋阴养血的方药中,却无伤阴之害,而这正是本方有别于以理气疏肝为主的诸方的不同之点。本方与逍遥散同治肝郁胁痛,但两方证候各不相同。逍遥散以情志不遂而肝气滞郁,引起胁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现神倦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一贯煎则以肝阴不足,气郁生热,而致胁痛;且以郁热不散而犯胃,兼现吞酸吐苦,故以滋养肝肾,疏泄肝气立法。

【临证举例】:

❶ 疝气《续名医类案》:鲍二官,六七岁时,忽腹痛发热,夜则痛热尤甚,或谓风寒,发散之不效;又谓生冷,消导之不效。诊之面洁白,微有青气。按其虚里,则筑筑然跳动;问其痛,云在少腹;验其囊,则两睾丸无有。曰:此疝痛也。与生地、甘杞、沙参、麦冬、川楝、米仁,二剂痊愈。
❷ 慢性肝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9;3∶12):礼某,女,40岁。患慢性肝炎数年,肝功能反复不正常,症状表现时轻时重,每遇劳累后加剧,经年服中药、西药,始终不愈。就诊时肝区隐痛,腹胀,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全身乏力,下午下肢轻度泛肿,自觉发热,有时午后低烧,月经量少。舌红苔少,脉沉细少数。肝肋下可及,有触痛,质中等。蛋白电泳r25%。辨证为肝肾阴虚有热。予一贯煎加丹参30克,活血、行血、凉血,祛瘀生新,以通为补。患者服二十七剂后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肝功、电泳均正常。恢复工作,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