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目夏义甫,天目为室名,明鄣南人。博学好古,筑室天目,杜门隐居,与张羽诸君子相为师友。每有所得,辄为吟咏。又喜绘事,《天目山房图》为其得意之作。 天目tiān mù(字)见成之。 天目然云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踰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踰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袁宏道集笺校》) 此记以评赞为主,是游记之别体。在正面论赞天目之前,先以他山作陪衬。“凡山”云云,共六点,说明天下山水名胜往往存在缺陷,不能兼有众美。而天目则是例外。作者一口气列数出它的七大优点,不禁为之倾倒,而生“出缠绪室之想”。也唯知之切、爱之深如袁宏道者,方能标出天目之七绝。 作者评赞天目,语言简洁流丽,绝少抽象议论,一一见诸描绘,巧譬妙喻,令人叫绝。如形容天目山雷声,“若婴儿声”,把声音写活了,又含作者的喜悦之情,与平日厌闻惊雷的心情大不一样。又如描摹云海四句,都在目前,或状其形色 (“如绵”) ,或状其动态(如浪”) ,或状大片云层光采 ( “作琉璃海”) ,或状山尖出云之奇观幻想 (“若萍”)。这些形容云海的妙喻,引起小品选家陆云龙的连连赞叹: “佳境! 佳境! ”又写众壑飞流,“若万疋缟”,也简而如绘。其他几绝,虽未设喻作譬,也突出了天目的独胜之处。天目之石,“色”、“骨”、“径”、“壁”俱佳,非绝而何?庵宇精致,且建于“幽谷县岩”,也是一绝。山有巨石奇松,香茶美笋,皆可与他乡争胜,也可称“绝”。总之,中郎把天目的佳处、特点都标示出来了。结尾回答山僧的话,谐谑风趣,见出此游之乐。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茶食部 > 各地名茶 > 天目 天目 tiānmù 茶名。因産於浙江臨安縣境内的天目山中,故名。明·文震亨《長物志》卷十二:“龍井、天目,山中早寒,冬來多雪,故茶之萌芽較晚,採焙得法,亦可與天地並。” 天目 天目佛家气功用语。又称天眼。据传在人体头部某个位置有一潜在的视觉功能。经过练功,有的人可能激活这种潜能,具有透视和遥视的能力,谓之开天目或天眼通。 ☚ 下丹田 开天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