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一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一阁

明范钦室名。为中国现存最古的藏书楼。旧解谓室名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周易·系辞传上》第十章“天一,地二”谓天为奇数,地为偶数。明郑瑗《井观琐言》卷三:“新安胡定芳《周易翼传》论:五行生成之数,谓五行之生皆不离乎中。五之土以成形质,天一生水,一得五则成六,是地六成之也。”《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则指与天合而一,即“天人合一”。汉班固《白虎通》有《天一》篇。一说室主因得元揭傒斯所书吴道士龙虎山天一池石刻而取名。
[附目]清范懋柱辑有《天一阁书目》、碑目,薛福成编有《天一阁见存书目》。

天一阁

范钦,字尧卿、安卿,号东明,天一阁为藏书室名,明鄞县人。嘉靖十一年进士。累官兵部右侍郎。喜购书,筑天一阁藏之。著有《天一阁集》。

天一阁

中国古建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区月湖北侧,原是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为6开间二层楼房,砖木结构,二层为一大通间。后在阁的前后叠假山,植竹木,环境清幽雅致。1933年重修时,移来了宁波宋至清代的全部刻碑,建立了明州碑林。后来清代在其他各地修建的文澜阁、文津阁、文渊阁等均仿照天一阁。共藏书7万卷,藏书楼依《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取名天一阁。阁前筑池,蓄水防火,池名“天一池”。范氏家族制定了严格的藏书管理制度,“代不分书,书不出阁”。历经多次战乱和盗窃,至民国后期,藏书仅剩1.3万卷。1949年浙江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电令南下大军保护好天一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全面加强了对该阁的维护,陆续搜集散存于各地的天一阁原藏书3000多卷,许多私人藏书家也将自己的藏书捐给该阁收藏。截至2001年,天一阁藏书已达30万卷。其中,古籍20万卷,善本书7万余卷。

天一阁

天一阁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月湖西的天一街。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为范钦所创。当时,它只是一座前后带廊,面阔、进深各六间的硬山顶重楼,楼前挖设“天一池”,以备遭火患。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天一池叠砌了假山,并建亭架桥,种植花竹,使它形成了具有江南园林风貌的私家园林。1933年,又在它的后院增建了明州碑林(将宁波孔庙的尊经阁迁至此地,并将当地的宋至清代碑刻集中收藏在这里)。天一阁藏书最多时,据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称:“共达七万卷左右”、“雄视浙东焉”。这些书有范钦从当时的名士王凤州(世贞)“相约互钞书籍”得到的,也有从丰坊(鄞县道生)的万卷楼购获的。这些藏书的最大特色是以明代的地方志书、政书、诗文集等居多,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宝贵。所藏明代志书,如弘治本的《上海县志》,嘉靖本的《武康县志》,杨䋸吉所修的《吴邑志》,正德间周季风所修的《云南志》等等,现已十分罕见。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谢庭桂所修的《隆庆志》,明正德年间吴琉撰辑的《三才广志》“蓝格”手抄本(现存有75本)早成为海内孤本。此外,被后代藏书家所珍视的江苏藏书家毛晋的汲古阁影宋抄本《集韵》亦十分珍贵。天一阁庋藏的明代刻本的登科乡试等录,包括明代洪武、永乐以来的多朝《登科录》,相当完备。据明嘉靖年间俞宪辑《皇明进士登科录》序文载:“多科有缺略,不能衔接,或谓四朝范氏藏录最多,盍就询之,辗转乞假,果得补全”。其所藏登科录的稀珍与完全,由此可见一斑。到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诏修《四库全书》时,范钦的世孙范懋柱一人就进呈了藏书638种,乾隆皇帝大为高兴,下命按照天一阁的房屋、书橱款式兴造南北七阁,以收藏《四库全书》。沈阳故宫的文渊阁即为其时的产物。天一阁这座私人的藏书楼,从此名扬全国。为保护藏书,范钦曾立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训。但近四百年间的沧桑磨历,天一阁的藏书还是失散了许多。据记载,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阁中还实藏有53000余卷,4094部书册。到了1940年统计时,仅剩下13038卷,1591部。失散书中,有鸦片战争时被英国侵略者掠走的,包括《一统志》等。还有咸丰年间,被转卖到法国传教士手中和造纸厂的等等,不一而足。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天一阁,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访得流失在外的原藏书三千余卷归于原处,并增入当地庋藏家捐献的书,阁中现藏书卷达30万卷,其中珍版善本达八万卷。这些典籍书卷,为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史等提供了翔实而丰富的资料,是我国古代文化遗存的瑰宝。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典籍,天一阁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加以保护。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中进士后,曾任工部员外郎,兵部右侍郎。他一生酷爱藏书,足迹所至,遍收典籍,到83岁去世时,搜藏图书达7000万卷,为保存典籍史料、文献等作出了很大贡献。

☚ 东阳卢宅   保国寺 ☛
天一阁

天一阁

在宁波市城西,距月湖不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1982年被国务院第二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历时5年竣工。为二层歇山式建筑,楼下并排6间,正门悬“天一阁”匾额。楼上统为一个大间,是取古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借以水制火,阁名由此而来。阁前并凿有“天一池”。书楼前后,假山庭院,亭轩台阶,环植竹木,清池碧波,环境幽雅洁静。
楼阁的建造者明兵部右侍郎范钦一生酷爱藏书,遍求典籍,此阁为其藏书处,其时阁中藏书已达70000卷。后屡遭盗窃,散失甚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除清代续增的《古今图书集成》外,阁内藏书只剩13000余卷,存书大都是明代刻本和抄本。其中明代地方志和科举题名录尤为丰富,是研究明史的珍贵文献。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曾献书638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置了专门机构,访得流失在外的原藏书3000余卷,又增入当地藏家捐赠之书,现藏有各种古籍版本30余万卷,其中有些名贵的手抄本在国内绝无仅有,被誉为“稀世之珍”。1993年重修楼阁时,把宁波孔庙的尊经阁迁来后院,并集中安置宁波自宋至清的碑刻百余块,称“明州碑林”,成为天一阁的附属部分。
地址:宁波市天一街5号 邮编:315000
电话:86-574-87293526

☚ 保国寺   它山堰 ☛
天一阁

天一阁

位于浙江宁波市内,是明嘉靖时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创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书楼前后增建假山,环植竹木,清幽雅致,与藏书楼浑然一体。阁中原有藏书七万余卷,入清以后,散失甚巨,建国初期只剩下一万三千余卷,后又陆续收回流失在外的原藏书三千余卷,这里现藏珍版善本图书达八万卷,大多为明代刻本和抄本,其中明代方志和科举题名录,收藏数量尤为丰富,是研究明史的珍贵文献。藏书楼为二层硬山建筑,通高八点五米,两山面封以观音兜式的高大山墙。底层面阔六间(二十三点零七米),进深六间带前后廊(十一点一八米),二层平面宽六间(二十二米),深四间(七点九一米)。这种不求对称的布局是有原因的,当时范钦鉴于书楼多患于火灾,按照《易经》 中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话,取名 “天一阁”,以取水克火之义。建楼六间,名取“六一”,并在庭前凿池蓄水,以备消防。天一阁为国内久负盛名的藏书楼。清乾隆年间,为庋藏《四库全书》,清廷以天一阁为范本,先后在北京、热河、盛京、扬州、镇江和杭州等地,兴建了文渊、文源、文津、文溯、文汇、文宗和文澜等七大藏书楼。

☚ 镇海楼   望江楼 ☛
天一阁

天一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月湖西北。创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图书馆。阁主范钦,字尧卿,号东明,鄞县人,嘉靖十一年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平生酷爱藏书,遍求典籍。藏书楼为木构,六开间二层,重檐硬山顶,前后有廊。初名“东明草堂”,因鉴于友人万卷书楼被火烧毁的教训,楼前挖水池,并取《尚书大传·五行传》“天一生水”、“地六成水”之说,改楼名为天一阁,结构上也与此相应,上层为一大间,下层为六小间,应“天一”、“地六”之数,寓以水克火之意。乾隆皇帝曾以天一阁为蓝图,在南北建造文津阁等七阁,以存放七部《四库全书》。范钦在世时天一阁藏书达七万余卷,多为明和明以前的刻本或抄本,尤以地方志最为齐备。其中弘治本《上海县志》,嘉靖本《武康县志》,为国内孤本。清学者全祖望赞叹曰:“天下藏书独此家”。1934年邑人冯孟颛等移宁波孔庙尊经阁和碑石于藏书楼北,命名为“明州碑林”,与天一阁合为一体。范钦曾立下“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家规,但历经沧桑,阁内藏书经帝国主义分子的掠夺和国内不法之徒的盗卖,至1940年仅存13078卷。1949年以来访得所失藏书3000余卷,又不断新增书籍,目前藏书已达40余万卷,其中珍本、善本8万余卷。天一阁前有园林假山,小桥流水,系范钦重孙范文光于康熙四年(1665)增建。

☚ 1. 宁波市   天封塔 ☛

天一阁

明范钦藏书阁名。为中国现存最古的藏书楼。建于明嘉靖末年,位于今宁波月湖之西。原有藏书七万多卷,清乾隆以后,散失很多,至今尚存一万三千多卷。现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参见“范钦”。

天一阁

天一阁

中国延续下来的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建于1561—1566年间,为明嘉靖年间进士、兵部右侍郎范钦的私家藏书楼。座落于浙江宁波市月湖西畔。原藏书7万多卷,清乾隆年以后几遭盗窃,至1949年仅存1万余卷。1949后,经多方采访,又从民间收购大量古版图书,现藏书已达30余万册。经、史、子、集兼收并蓄。其中有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铜活字本、木活字本等珍贵善本8万多卷。所藏明代地方志和科举题名录,多为国内外孤本,是中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几十年来,一些著名的藏书家纷纷将珍藏的图书、绘画、碑帖、书法作品等捐赠该馆,极大地丰富了馆藏。

☚ 南京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
天一阁

天一阁

中国延续下来的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建于1561—1566年间,为明嘉靖年间进士、兵部右侍郎范钦的私家藏书楼。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月湖西畔。原藏书7万多卷,清乾隆年以后几遭盗窃,至1949年仅存1万余卷。
1949年后,经多方采访,又从民间收购大量古版图书,现藏书已达30余万册。经、史、子、集兼收并蓄。其中有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铜活字本、木活字本等珍贵善本8万多卷。所藏明代地方志和科举题名录,多为国内外孤本,是中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几十年来,一些著名的藏书家纷纷将珍藏的图书、绘画、碑帖、书法作品等捐赠给该馆,极大地丰富了馆藏。

☚ 南京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

天一阁

我国现存最主要的藏书楼之一。位于浙江宁波城西月湖边。创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间(1561—1566),主建筑有尊经阁、天一阁等,占地二千多平米,珍藏古籍八万余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