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湖南的书院建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湖南的书院建筑 湖南的书院建筑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校类型,是在悠久的私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办学形式,既与官学并行,又相对独立。创始于唐代。宋代由于官府奖励,书院大兴。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后在官府控制之下,渐流为科举预习场所。明代由于在讲学中议论朝政,屡遭禁毁。清代发展至数千所,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大大超过并取代学宫成为主要教育组织。近代西学东渐,乃出现兼课中、西学的新型书院。清末废科举,改书院为学堂。湖南书院历史悠久,在唐代全国17所书院中,湖南占有9所。自后历代发展达500多所,遍及全省各地以至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数量居全国各省前列。宋明理学大师如朱熹、张栻、吕祖谦、王阳明、湛若水等及其诸多弟子在湖南各地讲学、创院,深刻影响了书院建设及地方文化、学风的发展。北宋著名四大书院之一的长沙岳麓书院,最早形成完备的规制,并作为湖湘学派的主要基地,在全省以至全国起了典范作用。书院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授徒性质,虽有民办、族办、官办、官绅合办等不同的规模等级区别,但都以教学为主,一般具备讲学、藏书、供祀等基本功能和师生生活游憩的必要设施。其发展较为稳定,规模日益扩大,规制日趋完善,为大量普遍的类型。另一类是祭祀纪念性质的书院,专为纪念地方名人而建,多就其活动原址修建。一般以祭祀为主,较少教学,或时断时续,很不稳定,规制也不完备,甚至徒有其名。如南岳邺侯书院。规模较大的已类似祠庙建筑,以供祭殿堂为主体,而无斋舍等建筑,如道县濂溪书院。这类书院的建筑具有特殊性,但不能代表一般书院的特点,且为数较少。书院是传统建筑中一种典雅的文人建筑的新类型,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书院建筑讲求风景环境的选址和经营。它既不像学宫多限于闹市之中,以突出其显赫地位,也不同佛寺道观藏于深山大坳,以逃离尘世。书院求 “畅适人情”,又“便负笈”,大多选择交通方便的城镇郊外风景优美之区,利于学者的交往和就学,尤以山环水绕、清秀之地为最理想。所谓 “山水广大,出人度量宽宏”、“山端正而水清平,出人平易正大”,追求“气”、“势” 和“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寓教化于游憩之中是书院建筑的突出特色。所以书院建设莫不充分利用其自然环境特点,多运用亭、台、阁、塔、桥、坊等建筑小品,呈现出朴实、淡雅、悠然、含蓄的格调,既加强书院建筑群与外部环境间的组织与联系,开创其文化景观特色,又表达了文人士子安身立命、修养心性的建筑理念和美学情趣,构成一定区域的标志特征,以增强其文化的感染力。如长沙岳麓书院先后在院内外建有亭台二十几处,创辟“书院八景”; 宁乡云山书院有 “十景”等。其他如衡阳的“石鼓江山”、沅陵的 “虎谿云树”、临湘的 “莼湖夜月”等,皆因书院所在,均构成各地的名胜 “八景”或“十景”之一。其二,书院在建筑布局上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又充分体现其注重“礼乐相成” 的思想。书院建筑以讲堂为中心,采取中轴对称,多重院落天井组合,院墙周布,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形式。中轴一般三四进,设置大门、讲堂、礼殿和书楼等,亦有增设二门、文昌阁等建筑,多达五六进者,以突出书院讲学、藏书、供祀等三大基本功能的主体地位。讲堂为书院讲学、讲会、宣教等重要礼仪活动的中心场所,一般三至五开间,面对庭院开敞,以增活动余地。书楼多居书院后部,取其幽静,一般两层楼房,或兼作他用。书院均设有礼殿、专祠,以供祀孔子、有关学派祖师、地方学者名流或建院有功之臣等,反映其重视传统教育的特点。斋舍则对称分列于中轴两侧,或前或后,或平房或楼房,少则几间,多则上百间,各成廊院,以满足生徒居学读书的需要。其他如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厨湢仓廒等杂屋则因院地而异,相应配置,不拘一格。少数书院还另设文庙、考棚和供祀文昌、奎星的楼阁,则是明清时受官学影响和祈求科名的产物,并非通例,但也与官学不同,处于次要地位。整个建筑群表现出主次、尊卑、内外有序,又与独具匠心的天井庭院、绿化布置协调一致,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其三,书院建筑的造型追求朴实自然、典雅大方之美,反映“善美同意” 的思想,并有着鲜明的湖南地方特色。一般以砖木结构为主,构架以穿斗与抬梁结合,硬山搁檩,砌上明造,简洁清新,同时突出高大坚实的封火山墙,起伏连续,形成具有节奏变化的轮廓线,并以门廊、窗洞的点缀,形成强烈的对比。内部庭院重叠,天井穿插,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给人以幽深宁静的感受。装修装饰不求华丽,极少雕饰彩绘,一般显露结构特点和材料本色,加以适当的油漆处理和重点装饰,更显示民间的做法特点和朴实的风格,莫不求得适用与美观的统一。在空间比例尺度、色彩、装饰和庭院绿化等方面则力求创造幽静宜人的环境,尤其重视匾额、对联、碑刻的配置和传承,以显示其斯文气息。书院大门都有显著的联额,既标示了建筑的性质,更突出其文化渊源特色,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如岳麓书院的宋真宗赐额和门联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其他门、堂、斋舍、亭阁等也莫不配有联额,且都出自经典、掌故,以达宣扬教化的目的。书院名人学者碑刻较多,有记录建造历史的碑记、学规,有箴言、警句,有诗词、铭文,内容丰富,既突出其历史传统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以求创造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气氛,又通过“石” 的传递和书法艺术的渲染,构成书院装饰的独特手法,各具情趣,耐人寻味。 ☚ 书院 岳麓书院建筑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