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湖南的亭建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湖南的亭建筑 湖南的亭建筑亭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用途。最早如东周的亭堠,是边防要塞侦察、瞭望的岗亭。秦汉时期出现的“都亭”、“邮亭”、“门亭”、“燧亭”、“市亭”、“农亭”等,均是独立于乡里之外主司治安,或又同时负责客舍、邮传等事务的机构,建筑也属于办公、住宿等性质,与现在一般“亭”的概念相左。隋唐以后,亭发展成为一种点缀景物的小型建筑,运用于皇家苑囿、私家园林和山岳之中,以其可眺望、可观赏、可休息、可娱乐,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的特点受到推崇。到宋代更为普及,并在设计、造型上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特色表现。在园林和山林名胜之地,有景必有亭,有亭就有景,甚至景以亭名,说明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西汉景帝初年,长沙古城最早的园林建筑之一 “蓼园”,就已有了亭的设置。著名的岳麓山爱晚亭,以其选址适当,经营得体,既成为万绿丛中的重要点缀,起了点景作用; 又构成景区的中心,发挥组景功能; 同时引人入胜,停留观赏周围景色,体会古人的用心,达到赏景目的。故其与滁州琅琊山麓醉翁亭、杭州西湖湖心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并称为中国 “四大名亭”,成为湖南乃至中国亭的建造中一个典型范例。在建筑艺术上,湖南的亭按平面形状分,常见的多为方形。有六方、八方、长方,也有圆形和半山式等。按屋顶形式分,以单檐或重檐攒尖顶居多,也有歇山的。建造多为单层,也有楼层可上的。结构多木构或砖木结合,也有用石柱或石构的。屋脊高耸,翼角高翘。重檐相距较高,装以花格,不施斗拱,少有彩绘。讲究者采用卷棚檐口,加以雕饰,因此造型较为轻盈秀美,形象生动而空灵,当属地方特色。村野凉亭,则朴实无华,另成野趣。按所处位置分,湖南亭中也有大量为实用需要而建的,如护井的井亭、护碑的碑亭、钟鼓亭、廊亭等。湖南民间素有修路建亭以为功德的传统。特别是侗族地区,凉亭更为普遍,且亭中开凿饮池,悬挂草鞋,供人取用。凉亭、路亭等地处野道桥驿,供人休息,即无佳景,也可从平淡之中见精神,并自然成为村寨、山野的一种点缀和标志。湖南的亭中还存有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如武冈的渔父亭,为纪念“屈原问渔父处”。益阳的裴公亭,传为“唐裴休读书之所”; 新晃的培元凉亭,原由芷江、新晃和贵州天柱三县民众募捐而建,则是历史上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增添了亭的文化内涵,更加引人入胜,趣味无穷。 ☚ 通道马田鼓楼 岳麓书院自卑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