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和国亦作“长和国”。唐宋时南诏、大理国之间的地方政权名。唐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902年)南诏权臣白蛮郑买嗣(㫤)通过政变,杀南诏末代王舜化贞(舜化)的幼子,及南诏王室后所建。都羊苴咩城。疆域大体同南诏。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大长和国天应元年、927年)为权臣杨干贞所灭。传三主,即郑买嗣、郑仁旻、郑隆亶,共二十六年。继之者为杨干贞扶持的白蛮赵氏“大天兴国”。 大长和国唐末继南诏之后建立的政权和国号,亦作“长和国”。唐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902),南诏国(后期称大封民国)第十三世王舜化贞卒,清平官※郑买嗣(白蛮)乘机灭蒙氏王族,夺取政权,建此国号,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西)。其疆域大体与南诏同。历郑买嗣、郑仁旻、郑隆亶三代。五代后唐天成三年(大长和国天应二年,928。一说天成二年)为权臣杨干贞所灭,存27年。嗣后杨干贞立白蛮赵善政为王,改国号称大天兴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