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紙幣部 > 金元 > 大鈔1 大鈔1 dàchāo 金代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所發行紙幣交鈔的一種,面額以貫爲單位,與以文爲單位的小鈔對言。《金史·食貨志三》:“貞元間既行鈔引法……印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五等謂之大鈔,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謂之小鈔,與錢並行,以七年爲限,納舊易新。”又:“大鈔滯則更爲小鈔,小鈔弊則改爲寳券,寳券不行則易爲通寳。”參見本類“金交鈔”。 大钞 大钞dàchāo大面额的钞票。也叫“大票”。 ❍ 他拿出一沓百元~给我。 ☚ 大餐 大潮 ☛ 大钞 大钞中国古代大面额纸币的名称。交钞的一种。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正式发行。大钞以贯为单位,分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金国后期,货币贬值,曾发行二十贯到一百贯乃至千贯面额的大钞。 ☚ 交钞 小钞 ☛ 大钞 大钞❶金朝交钞,以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为“大钞”。 ❷大面额纸币, “小钞”的对称。 ☚ 阜昌钱 承安宝货 ☛ 大钞金代大面额的纸钞。分1贯、2贯、3贯、5贯和10贯5种面额。不足一贯者称小钞。详见“交钞”(8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