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造 大良造官爵名。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商鞅制定二十等爵,第十六级为大良造,也称大上造。汉代沿用。 ☚ 庶长 三公 ☛ 大良造秦第十六级军功爵位。又称大上造。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国兼将军的职位。 大良造 大良造官名。战国时秦国置。佐王政,丞相职也。《史记·商君列传》: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索隐: “即:大上造也,秦之第16爵名也。”商鞅授爵为大上造,职官为大良造。 ☚ 大司农 大上造 ☛ 大良造官爵名。又称火上造。战国初期秦的最高官职,掌军政要务。商鞅定二十等爵列为第十六级。秦惠王时设相国代其职掌,大良造便主要用为爵位名。汉代沿用。 大良造秦第十六级军功爵位。又称“大上造”。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国兼将军的职位。 大良造dà liáng zào1、官爵名。战国初期为秦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商鞅曾为此官。《史记·商君列传》:"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2、爵位名。商鞅制定二十级爵位时大良造为十六级,大良造也称大上造。参看《汉书·百官公卿表》。 大良造即大上造。 大良造官、爵名。战国初期曾为秦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等爵,其中第十六级爵名为大良造,又称大上造。见《史记·商君传》。后来,秦主要用作爵名。汉代仍沿用。 大良造(1)官名。战国时秦国设置,在武王设立丞相以前,为掌管政权和军权的最高官职。如商鞅任大良造时,即主持变法,掌握朝政,战争时也是统率军队的主将。秦武王设置丞相之后,文武的殊途尚不分明,有时仍命丞相统领军队,出兵征伐。自范雎以“辩士”为相后,丞相成为文官之长,大良造遂成为武官之长,昭王时,白起的官职仍称大良造。直到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时,昭王始以白起为上将军,此后大良造即不见于武职,可能已仅为爵位之称。(2)秦代爵位名。秦置二十等爵,第十六级为大良造,至汉代改为大上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