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柽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柽柳

中药名。

出《本草图经》。别名:河柳、柽,赤杨、赤柳,红柳。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细嫩枝叶。
❶ 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灌木或小乔木,高2.5~4米。

茎多分枝,枝条柔弱,扩张或下垂;树皮及枝条均为红褐色。叶互生;无叶柄;叶片细小,呈鳞片状、卵状、三角形、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花为圆锥状复总状花序,顶生,花小,粉红色;萼片及花瓣均为5;雄蕊5,雌蕊1,柱头3裂。葫果狭小,先端具毛。

花期6~7月。果期8~9月。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南、河北、山东及东北、江南大部。

❷ 桧桎柳Tamarix juniperina Bge.本种与上种极相似,其主要区别在:总状花序侧生于前年生枝正;苞片为椭圆状披针形,较花梗稍长;花盘5裂,裂片先端凹或近全缘。生于湿润碱地或河岸冲积地。分布河北、河南、福建、广东、云南、山西、辽宁等地。

❸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亦与前二种相似,单总状花序较稀疏地生于当年幼枝上,长3~8厘米,再集成顶生圆锥花序。

分布西北及河北、山东等地。4~5月花未开时,折取细嫩枝叶,阴干。

干燥的枝梗呈圆柱形。嫩枝直径不及1.5厘米,表面灰绿色,生有许多互生的鳞片状的小叶。

质脆,易折断。

粗梗直径约3毫米,表面红褐色,叶片常脱落而残留叶基呈突起状。粗梗的横切面黄白色,木质部占绝大部分,有明显的年轮,皮部与木质部极易分离,中央有髓。气微弱,味淡。

以色绿、质嫩、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云南、福建、广东等地。味甘咸,性平。

入肺、胃、心经。

疏风解表,利尿解毒。治麻疹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

内服:煎汤,30~60克;或研为散。外用:煎水洗。

麻疹已透及体虚汗多者忌服。

❶ 治小儿痧疹不出,喘嗽,烦闷,躁乱:西河柳叶,风干为末,水调12克,顿服(《急救方》);西河柳煎汤,去渣,半温,用芫荽蘸水擦之,但勿洗头面;乳母及儿,仍以西河柳煎服(《本草纲目拾遗》)。
❷ 治斑疹麻瘄不出,或因风而闭者:西河柳叶、樱桃核。煎汤洗之(《经验方》)。

❸ 治疹后痢:西河柳末,砂糖调服(《本草从新》)。
❹ 治感冒:西河柳15克,霜桑叶9克,生姜3片。

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❺ 治腹中痞积:观音柳煎汤,露一夜,五更空心饮数次(《卫生易简方》)。

❻ 治吐血:鲜柽柳叶60克,茜草根15克。水煎服(《草药手册》)。

现代临床用之:
❶ 治疗慢性气管炎:以柽柳细嫩枝叶入药,制成煎剂、冲剂、丸剂和注射剂等应用。煎剂:用鲜柽柳60克(干者减半),白矾1.8克,水煎两次(白矾分两次入煎),药液混合,早晚分服。冲剂:以鲜柽柳900克(干者减半),柽柳细粉150克,白矾90克,制成冲剂100包(每包重5~5.5克),每次开水冲服1包,每日2次。丸剂:用柽柳细粉300克,白矾细粉70克,混合制成水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注射液:每毫升含干生药1克,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均10天为1疗程。应用各种剂型(丸剂最多,冲剂次之,少数为煎剂或注射液)治疗慢性气管炎,结果表明,柽柳具有较好的镇咳、平喘、祛痰、消炎作用。

对单纯型效果较好,喘息型次之,合并肺气肿者较差。

❷ 试治鼻咽癌:取柽柳、地骨皮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品含树脂、檞皮素。树皮含水分19.6%,鞣质5.12%。药理研究表明,其作用有:
❶ 抗菌作用:体外试验,柽柳煎剂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❷ 解热作用:人工发热兔皮下注射浸膏溶液12克/千克,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❸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柽柳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5克/千克,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

脉鼠腹腔注射1克/千克,无明显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引喘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