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多动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多动症

多动症duōdònɡzhènɡ

儿童轻微脑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异常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但没有明显的智力障碍,到青春期一般可自行缓解。
 ❍ 年轻的家长,不要一看孩子调皮就以为患了~。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又名轻微脑功能失调(英文简称MBD),或称注意缺陷障碍(英文简称ADD),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的,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表现:
❶活动过度(多动):婴幼儿期即有表现,如易哭、易醒、难以入睡,较早站立行走,不停的翻弄能看到的东西,到处惹祸,对小动物无辜残忍、攻击行为等。上小学后多动表现更为突出,表现为坐不住,手、脚不停的活动,甚至擅离座位在教室内走动,惹事生非。
❷注意力不集中:是这种儿童突出的、持久存在的表现。经常表现为做事有头无尾,丢三落四,甚至不能专注地下完一盘跳棋。拿了这个玩具还没玩一会就丢下去玩别的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窗外的一点动静都会使他们的注意力分散。由于不能安心听课,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❸冲动行为: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往往先于思维,即他们不经考虑就行动,毫不顾及所产生的后果。例如,他们虽不会游泳却跳进游泳池;不看有无车辆就在街上奔跑。正常儿童也活泼好动,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能“管得住”自己。有人把多动症比喻为“失控的马达”、“煞车不灵”。一般认为多动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❶胎儿、婴幼儿时期发生了轻微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❷大脑皮层生理功能异常,如觉醒不足,或觉醒过度;
❸与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糖代谢障碍等有关;
❹部分儿童有家族性倾向,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❺心理社会因素,尤其与不良的育儿方式有关。无论是过分溺爱还是缺少爱抚,都有可能使儿童产生行为障碍。上学后,可因家长、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求全责备,引起长期过度的心理紧张,超出忍耐限度,终致行为紊乱。多动症的治疗:
❶行为治疗:一般以提供奖赏性条件反射疗法为主,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对患儿的点滴进步,非多动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奖励,进行强化。加强对注意力的培养训练,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❷药物治疗:主要有兴奋剂,如利他林(哌醋甲酯)等,有效率可达70%—90%,一般在用药后1—2周,多动及注意力缺陷可有所改善,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利他林的副作用有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不主张在学龄前用药。
❸服用维生素。

☚ 梦魇   学习障碍 ☛
多动症

多动症duodongzheng

即多动综合症。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活动过多为特征的综合症,亦称轻度脑功能障碍(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力缺失紊乱(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病因不明。发病多在学龄期,约占学龄儿童的3~10%,男孩多于女孩。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任性,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成绩不佳,纪律性差。但其智力却是正常或基本正常。一般到少年期即自然缓解。多动亦可见于多种遗传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及某些脑病的儿童。这类儿童除多动外,常伴有智力发育迟缓。

☚ 注意缺失紊乱(ADD)   注意稳定性 ☛

多动症

多动症duodongzheng

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又名轻微脑功能失调(英文简称MBD),或称注意缺陷障碍(英文简称ADD),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的,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表现:
❶活动过度(多动):婴幼儿期即有表现,如易哭、易醒、难以入睡,较早站立行走,不停地翻弄能看到的东西,到处惹祸,对小动物无辜残忍、攻击行为等。上小学后多动表现更为突出,坐不住,手、脚不停地活动,甚至擅离座位在教室内走动,惹事生非。
❷注意力不集中:是这种儿童突出的表现,例如,做事有头无尾,丢三落四,甚至不能专注的下完一盘跳棋,拿了这个玩具还没玩一会就丢下去玩别的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窗外的一点动静都会使他们的注意力分散。由于不能专心听课,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❸冲动行为: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往往先于思维,即他们不经考虑就行动,毫不顾及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例如,他们虽不会游泳却跳进游泳池;不看有无车辆就在街上奔跑。正常儿童也活泼好动,但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能 “管得住”自己。有人把多动症比喻为“失控的马达”、“煞车不灵”。一般认为多动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❶胎儿、婴幼儿时期发生了轻微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❷大脑皮层生理功能异常,如觉醒不足或觉醒过度;
❸与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糖代谢障碍等有关;
❹部分儿童有家族性倾向,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❺心理社会因素,尤其与不良的育儿方式有关,无论是过分溺爱还是缺少爱抚,都有可能使儿童产生行为障碍。上学后,可因家长、教师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引起学生长期过度的心理紧张,超出忍耐限度,终致行为紊乱。多动症的治疗:
❶行为治疗:一般以提供奖赏性条件反射为主,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对患儿的点滴进步,非多动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奖励,进行强化。加强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训练。
❷药物治疗:主要有兴奋剂,如利他林(哌醋甲酯)等,有效率可达70~90%,一般在用药后1~2周,多动及注意力缺陷可有所改善。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利他林的副作用有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不主张在学龄前用药。可配合服用维生素。

☚ 精神发育不全   癔病 ☛
多动症

多动症hyperkinetic

旧称“轻微脑功能失调(MBD)”,现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HADD)”。以多动、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情感易激惹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本症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始于儿童,男比女多,约4∶1~9∶1。这类儿童的智力达一般水平或以上。因为多动,他们在课堂不能静坐,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讲,情绪也不稳定,以致影响学习成绩。有的还存在与视听觉联系的综合障碍、记忆和协调运动等缺陷。在临摹图画作业时,不能分析图形的组成,也不能照原图作有计划的排列,综合各部分为一整体。还有声音的辨别困难、知觉的转换困难等。患儿在出生后不久或2~3岁时就出现手脚好动,这种多动具有以下特点,即并非由任何特殊事件所引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出现,而且精力充沛,不感疲劳。由于自我克制差,容易激惹,对愉快或不愉快的事件作出过度兴奋或愤怒的反应。其机制可能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外界信息和运动功能的控制减弱所致。利他灵等中枢兴奋药能提高神经中枢觉醒度,增强对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因而对儿童多动症有治疗效果。

☚ 梦魇   多动综合征 ☛

多动症

hyperkinesis;hyperactivit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