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民间美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民间美术

2.民间美术

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绘画、剪纸、灯彩等等,新中国建立后,才有了广阔发展的前景。吉林省人民群众在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回到共和国的怀抱的时候,出于对共产党、对伟大领袖的深厚之爱,用美术字书写标语,以油彩、水粉、石膏绘制领袖像;为了表达翻身的喜悦,逢年过节,剪制窗花、粘贴对联;一些民间美术家还为黑板报画报头、漫画、宣传画。1955年4月,省文化局和吉林省文联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联合举办全省美术作品展览会,总计收到国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剪纸、木刻、雕塑、泥塑、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和民间手工艺品962件,选出364件正式展出,其中60%以上是业余美术爱好者的作品。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里,要求“人人作画”,广大农村业余画家创作较多的是壁画、宣传画。这些作品由于旨在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宣传“三面红旗”,故而生命力不强。60年代起,吉林省以九台县其塔木公社美术组为代表,农民画运动开始发展。这个公社的一批美术骨干,在文化馆美术干部的辅导下,创作了一批较好而又富于特点的作品。他们所绘的画廊画、幻灯片,有些参加了吉林省美展或在报刊上发表。经过10余年的积累,于1974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挥笔画江山——九台县农民画选》。这是吉林省出版的第一本农民画集,这代表了农村美术的发展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民画在全省不断取得新的成果。1979—1981年,东丰县红石乡50多名农民画作者积极创作,完成作品300多幅。其中参加县美展的150幅,参加四平地区美展的45幅,参加省美展的25幅。出版年画9幅,在省级报刊上发表的20多幅。这个乡的农民画带头人李俊杰,1981年在全省群众文化工作会议上介绍了他辅导和创作农民画的经验,同年底,他参加了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了文化部的表彰。此间,吉林市郊区、桦甸县的农民画活动也很活跃。他们创作的300多件作品,有130多件在省、市美展展出,有20多件在报刊上发表,并出现了陈国章等一批美术创作骨干。为了推动农民画的创作,1982年5月,四平地区文化局和东丰县文化局专门举办了秀水公社(即今红石乡)农民画展;1983年,吉林省举办了首届农民画展览,展出农民画340余幅。这些作品以热烈的笔调、鲜明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无比热爱之情,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出现的新风貌,歌颂了农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未来无限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画展中比较突出的作品有: 辽源张玉艳的《幸福的晚年》、辽源姚凤林的《关东烟》、辽源李生华的《农忙时节》、通化孔俊峰的《咱也尝尝老茅台》、延边金永哲的《晚归》、白城韩玉林的《双鸭图》等。在此次展览的基础上,吉林省推荐了十幅农民画作品参加了于当年年底举办的全国首届农民画展。吉林省东丰县红石乡19岁的女青年张玉艳画的8米长卷《幸福的晚年》,由于生活气息浓郁,画中的51个人物形象各具神韵,充分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老一代农民在敬老院中的幸福生活,在全国画展中引起轰动。《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介绍并刊载了这幅长卷,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该画。全国美展评委会经过投票,该作品被评为此次展出的一等奖。荣获这次展出奖励的吉林省作品还有李生华的《农忙时节》、孔俊峰的《咱也尝尝老茅台》。张玉艳的《元宵节》被选为出国展品。姚凤林的《关东烟》、金永哲的《晚归》在参展后被外国朋友购买。为使盛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艺术奇葩更加色彩纷呈,1985年由陕西、上海、吉林等三省、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主办《户县、金山县、东丰县农民画联合展览》。参加展出的作品有户县67件70幅、金山县60件63幅、东丰县55件68幅。由于彩笔尽绘农家乐,此次展出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年来,东丰县红石乡、吉林郊区、桦甸县等在农民画创作上获得丰收,成绩突出,被吉林省文化厅正式命名为画乡。
与农民画同时发展的剪纸,逐年积累,成绩斐然。在广大农村剪窗花、花样子等到处可见,既有欣赏性,也有实用价值。1981年,在吉林省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的美术展览中,把剪纸纳入了展览内容,一批民间美术家的剪纸作品参加了展出。由于作品构图单纯、造型简练、线条明快、又极富情趣。受到了各界的好评。马淑琴是舒兰县的一位家庭妇女,她的剪纸作品不仅多次参加省、市美展,获得奖励,其《飞天》、《西厢记》、《红楼梦》等作品还流传至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联邦德国、南斯拉夫等国家。吉林省文化厅为肯定她在剪纸艺术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命名她为“民间美术家”,并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吉林省群众艺术馆联合为她举办《民间美术家马淑琴剪纸展览》,展出作品231件。1985年10月,她被选为中国剪纸研究会理事。通化县的侯玉梅,是一位满族妇女。多年来,她继承满族剪纸的传统,不仅剪一手令人赏心悦目的枕头顶,而且所剪的人物也栩栩如生。其作品风格粗犷、古拙,深受群众的欢迎。其他如扶余县农村妇女孙美贵、磐石县农村妇女于裴群、蛟河县的张春颖等的剪纸,也都各具特色,分别在县里举办过个人剪纸作品展览。
在乡镇美术活动里,除农民画、剪纸之外,泥塑、木刻也较迅速发展。洮安县万宝镇女青年孙晓惠的泥塑,在省内独树一帜,白城地区群众艺术馆曾为她举办过个人作品展览。她的作品在参加省展中,获得了奖励。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木工张晋,多年来致力于木质镶嵌画的创作,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制作的木质镶嵌画《红绸舞》,博得了专家、观者的赞扬。浑江市刘成源以长白石为材料,创作微刻作品,受到了国内外爱好者的注意和赞许。

☚ 1.文艺创作   3.民间音乐、歌舞 ☛
000165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