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利建设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坚持不懈地兴修水利,建设了 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打下了物质基础。截止至1992年底,全省建成以灌溉为主的大中小型水库294座,总库容2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4.5万公顷,加草林百万公顷。水电装机19万千瓦,年供城市及工业用水13.6亿吨,初步形成了灌溉、防洪、供水、发电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服务体系。
根据甘肃水资源特点,各地坚持蓄引提并举,大中小结合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针。共计建成大型水库3座,总库容8.01亿立方米, 中型水库24座,8.01亿立方米。见表1-3-11。
另外, 国家在甘肃省兴建以发电为主的大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64.89%亿立方米。塘坝885座,总容积1 835万立方米。改建、新建干支渠道37 300公里,其中高标准衬砌13 300公里。兴建大中小型机电提灌站36 945处,总装机容量130.66万马力,配套机电井
表1-3-11 甘肃省大中型灌溉水库现状
水库名称 | 最大坝高 (米) | 总库容 (万立方米) | 兴利库容 (万立方米) | 已淤积 (万立方米) | 灌溉面积 (万公顷) |
党河水库 塔堡水库 | 46 26.8 | 1 000 20 000 | 554 | 560 3 600 | 2.1 2.1 |
赤金峡水库 大草滩水库 | 28.7 34. 5 | 2 090 4 500 | 1 182 | 329 | 0.3 |
鸳鸯池水库 | 37.8 | 10 480 | | 2 000 | 1. 3 |
解放要水库 鹦鸽咀水库 瓦房城水库 | 15.85 40.8 48.5 | 3 905 1 350 2 160 | 3 000 1 150 | 330 1 920 | 0.3 0.8 0. 5 |
双树寺水库 祁家沾水库 李家桥水库 西大河水库 东大河水库 | 58.5 22.0 25. 6 37.0 44. 5 | 2 650 2 410 1 540 6 800 8 000 | 2 380 1 347 1 366 5 340 6 400 | 20 110 45 15 | 1. 1 0. 2 0. 9 2. 1 2. 0 |
金川峡水库 西营水库 南营水库 红崖山水库 黄羊河水库 大景峡水库 高崖水库 锦屏水库 东峡水库 崆峒水库 王家湾水库 | 29.5 37.0 42.1 14.5 52.0 33. 6 27.0 37. 25 38.7 63.8 43. 0 | 6 500 2 000 1 626 9 750 5 644 1 180 1 034 1 050 7 660 2 970 2 092 | 6 050 1 300 1 383 8 660 3 377 464 203 473 4 100 2 230 | 281 167 476 2 114 300 160 260 73 2 997 218 1 122 | 0. 9 2. 6 0.9 6. 5 1.4 0.3 0. 1 0. 1 0.2 1. 1 |
巴家嘴水库 | 73.83 | 49 560 | | 20 510 | 0. 9 |
红河水库 晚家峡水库 | 30.0 32. 54 | 2 138 1 034 | 570 200 | 663 232 | 0.1 0.1 |
表1-3-12 甘肃省大中型提灌工程现状
工程名称 | 泵站 级数 | 总扬程 (米) | 提水流量 (立方米/秒) | 装机容量 (千瓦) | 灌溉面积 (万公顷) |
景泰川 一期电灌 | 11 | 471.98 | 9.35 | 67 340 | 2.0 |
靖会电灌 中泉电灌 旱坪川电灌 三合电灌 南川电灌 中堡电灌 四龙电灌 武川电灌 工农渠电灌 | 17 14 8 6 4 6 4 9 9 | 595.40 492.47 244. 1 83.1 80.0 155. 5 80. 0 571.53 421. 5 | 12. 00 0. 98 1.50 1.02 1.48 0.83 0. 88 0.50 3.0 | 51 780 13 485 6 235 734 1 739 2 055 920 5 010 20 985 | 1. 7 0.2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3 |
29 222眼,配套动力44.1903万马力。修建喷灌站257处,装机容量1.01万马力。水轮泵站191处,安装水轮泵291台。见表1-3-12。
在全省现有灌溉面积中,河流引水灌溉,水库灌溉,电力提灌,配套机井灌溉分别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37.26%、31.18%、16.62%和11.90%。
改革开放10多年来,全省水利建设成就最大的是河西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从1983—1992年,“两西”地区用于兴修农田水利、水电和“三田”建设的资金达13.15亿元,共建各类水利工程90项,新增水地11万公顷,扩大保灌面积13万公顷,特别是景电、兴堡子、刘川、西岔等沿黄提灌工程的建成,使干旱的景泰、皋兰、靖远、白银、古浪等县,人均有水地1亩左右,在15%的水地上生产出了45%的粮食。正在兴建的引大入秦,总投资15.7亿元,全长86公里,每年可引4.4亿立方米水灌溉5.7万公顷,被誉为“甘肃的都江堰”和世界第七大水利工程。由于新建水利工程的难度大,亩投资由当初的几十元增至五、六百元甚至1 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