壴Shù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本树姓。望出河东。” 乃树姓之分族。参见 “树”条。
壴Zhù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音 ‘紵’。本姓树, 改为 ‘壴’。望出河东、河南。” 壴zhu89D4 〈文〉❶摆放乐器(见《说文解字》)。 ❷鼓架子。 壴zhùⅠ [书] (陈列乐器) display musical instruments Ⅱ (姓氏) surname 壴·尌shù壴,象形字,“口”本是圆形的鼓的形状,下为鼓架,上为装饰物,读shù。作意符生成了喜、嘉等。右边的“寸”即“手”意思是把鼓直立起来。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ù 樹(简化为“树”,树木) 豎(简化为“竖”,竖立) 澍、裋 chú 厨(厨房) 橱(橱窗) 蹰(踟蹰) 相关链接 许慎认为这一组字从“豆”得声也无不可。因为古代作为农作物的“豆”与“叔”(shū)同。 壴(zhù)“ ,陈乐立而上见也。从屮,从豆。凡壴之属皆从壴。”(中句切) 徐锴《系传》:“豆,树鼓之象;屮,其上羽葆也。象形。” 甲骨文作 、 、 ,金文作 、 ,象鼓形。上部为装饰,中间是鼓面,下部是鼓架。构意为“鼓”,也用为动词,击鼓。金文中可泛指敲击、演奏乐器,如春秋王孙钟:“枼(世)万孙子,永保壴之。”[1]秦以后只用“鼓”字,而不再用“壴”字了。 注意:“鼓”字左半和“尌”字左半不同,但《说文》混而为一而归入了《说文·壴部》。其实“尌”字左半上从木,下从豆,而古文中木,或省为屮,于是 变为 ,再变为壴。而“鼓”的左半则是“鼓”字初文。二字形近,但本义相远。《说文》所收的从“壴”的字,除了“尌”以及从“尌”声的字外,其所从之形皆为“鼓”形之“壴”。[2]“壴”和“鼓”本为一字,而《说文》分为两个部首。 壴部有四个属字“尌、 、彭、嘉”。后世的字典和词典一般不立“壴”部。 壴 ☚ 壴部 尌 ☛ 壴 (zhù)中句切。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从豆。 【按】壴,古文作 、 ,象上插羽飾的鼓形。 本義是名詞鼓。《説文》“陳樂”指陳列樂器。 壴 ☚ 屋 尌 ☛ 0000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