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道德夫妻双方在离婚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与应具的道德作风。离婚是按照法律程序将男女双方已经存在的婚姻关系加以解除的社会行为。不同的阶级对离婚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在奴隶社会,妻子被看成是家庭的奴隶,由丈夫掌握其生死大权,自己根本没有离婚的权利。在封建社会,男子可以随意“休妻”,女子却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甚至丈夫死后妻子还要“第一守节,第二情贞”。在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是一种契约”,虽然法律上也标榜“离婚自由”,但实际上只是一种商品交换的“自由”。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男女婚姻自主,男女权利平等,承认离婚自由。在离婚时应当遵循的主要道德准则有:(一)严肃慎重,反对轻率。任何以离婚自由为借口,朝秦暮楚、喜新厌旧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二)尊重对方的人格,体谅对方的苦衷。不应心怀恶念,有意伤害对方;或者彼此讽刺、挖苦、谩骂,各不相让。(三)切实维护女子利益。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既不能把子女当成累赘,推卸抚养责任,也不能不顾子女的意愿和对方的感情提出固执的要求。(四)分割财产,要公平合理、互谅互让。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不能为了自己私利而贪得无厌,你争我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