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士庶不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士庶不婚

士庶不婚

指中国古代的士族与庶族人之间不缔结婚姻关系的习俗或制度。“士庶不婚”盛行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讲究门第观念,出身于官僚、权贵家庭的人及习学文武之人看不起那些从事农、工、商的庶人。在婚姻领域,双方也不进行通婚。“士庶不婚”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的士族间彼此实行内婚。南齐武帝永明年间,士族王源嫁女满氏,沈约便加以弹劾指责,说: “满氏姓族,士庶莫辩”、“王、满联姻,实骇物议”等等。唐朝时期,门第观念仍在顽固地存在,为此唐政府曾多次诏令,限制旧士族大户间自相联姻、通婚,但遭到士族大姓们的抵制。这些士族大姓不愿外婚,甚至自称“禁婚家”。由于内婚范围极窄,他们所生育的后代在智力、素质上都深受影响,最终导致民族衰落。唐以后,社会上的婚姻虽然表面也要讲究“门当户对”,但已经没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严格。“士庶不婚” 习俗的限制与取消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开放与进步。

☚ 贵贱不婚   官民不婚 ☛
士庶不婚

士庶不婚

中国古代指士族与庶人之间不通婚姻。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和唐代。士指 “习学文武”、出身豪门贵族家庭之人; 庶指农工商,特别是工商,他们虽为“良人”,而非 “贱民”,但不属社会上层阶级。士庶不婚实际上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士族实行内婚。南齐武帝永明年间 (483—493),士族王源嫁女满氏,沈约特加弹劾,认为 “满氏姓族,士庶莫辨”; “王、满连姻,实骇物议……请以见事免源所居官,禁锢终身”。唐朝王室起自关陇,不重山东旧族,但亦屡次诏令限制旧士族之间自相婚配,而各旧士族却暗中抗拒,甚至自称为 “禁婚家”,不愿外婚,以致影响到后嗣衰微而门第败落。五代以后,婚姻虽然仍讲究 “门当户对”,但已无士庶不婚的限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使门阀士族退出了历史舞台。

☚ 同宗不婚   良贱不婚 ☛
000019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