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隋炀帝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隋朝葬送者杨广 (569—618) 的陵墓。杨广,文帝次子。初封晋王,开皇二十年(591),太子杨勇被废,遂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弑父自立,又杀其兄杨勇。在位期间,横征暴敛,荒淫无度,大兴土木,三下扬州,致使国力空耗,农民起义不断。大业十四年 (618) 三月,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缢杀于江都 (扬州) 温室。炀帝皇后萧氏及宫人以漆板小棺,葬之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后“江都太守陈稜,求得其柩,略备仪卫,葬之江都县西吴公台下(今江都县西北4里,亦称鸡台)” ( 《历代陵寝备考》)。唐高祖平定江南,复以帝礼改葬於雷塘。炀帝陵无陵号,当地人称之为“皇墓墩”,位于今扬州市北邗江县槐泗乡槐二村(旧称雷塘村)。贞观二十二年 (648),萧皇后死于长安,唐太宗下诏复其位号,谥曰愍皇后,并派三品官员护葬,备卤簿仪卫至江都,与炀帝合葬。后人痛恨炀帝,无人愿为其添土加封,连墓碑也不知去向。清嘉庆十二年(1807),浙江巡抚阮沅访得炀帝墓实地,买土千石,加封坟冢,并植树150株,又在陵前立石碑一通,碑刻 “隋炀帝陵” 四个大字。碑侧题记: “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沅建石”,系当时书法名家、扬州知府尹秉绶手书。据阮沅《擘经室三集·修隋炀帝陵记》云,炀帝陵 “陵地约四、五亩……陵土高七、八尺,周围二、三亩许……土下有隧道、铁门。西北向”。对此残冢,文人骚客良多感叹,唐罗隐《雷陂》 (汉称雷塘为雷陂) 诗曰: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柳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 隋文帝泰陵 隋恭帝陵 ☛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位于槐泗镇雷塘村附近。隋炀帝杨广(569—618),曾于大业元年(605)、六年、十二年三下江都(今扬州)巡游。大业十四年三月,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炀帝于江都行宫“迷楼”。先权厝于宫内流珠堂,后葬于吴公台。唐高祖平定江南后,复以帝礼移葬于雷塘今址。贞观二十二年(648),炀帝之萧皇后去世,唐太宗将她与炀帝合葬。岁月日久,其陵渐为人所忘。清嘉庆十二年(1807),扬州学者阮元发现其墓,加以修葺。今陵封土高2米多,以石砖匡围,坐北朝南。墓前有阮元所立石碑,碑心题“隋炀帝陵”四字,两侧题款:“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扬州府知府汀州伊秉绶题”。 ☚ 3. 邗江县 瓜洲古渡 ☛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suiyɑnɡdi linɡ隋代。位于武功县武功镇落杨村。封土为圆丘形,底径约25米,残高5米。另一说炀帝葬扬州雷塘,此墓系衣冠冢。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次子,604年~618年在位。即位后营建东都洛阳,开运河,筑长城,辟驰道,多次南北巡游。赋重役繁,致使各地农民起义。大业十四年(618)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于扬州宫中。1957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弹鼎 隋恭帝庄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