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还tiánhuo又作“甜活”“舔和”“甜乎”“填和”。供养;使人得到好处。又读tiánhuɑn。“还”(huán)变读。〔例〕傻狗先下了牲口, 拢住那个骡子骂道:“不填还人的东西!等着今儿晚上宰了你吃肉!”(儿80)∣他们两个为什么苦呢?有了钱,也是白填还别人,不如拘了来,咱们乐。(红477)∣哼, 他没钱给我,可有钱甜活别人。(学82.4.53)∣“老五这两年闯练出来了,这点小事, 他准能办得滴水不漏。”“得了,别光拿话舔和人。”(本83.1.26)∣“您有什么难处,有什么要求,请告诉我们,我们一定帮您解决……”哼,纯粹是拿话甜乎人,我的住房窄巴,你解决得了吗?(晚85.7.20)∣当然不能光拿话填和人, 我们还打算从6月15日起,专门为您开辟一个随便聊大天儿、侃大山的栏目。(聊2) 填还t‘ian21xuan21tian21huan21偿还。《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 “是时贫道作保,后乃相公身亡,贫道欲拟填还,不幸亦死。”《旧唐书·武宗纪》: “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十年鸡》: “淫为万恶之首,填还自不乏人。”又《东瓜女》: “被一个阎王账追魂欲断,夫无奈总要妻改嫁填还。” 填还五6384①动报答;酬报。⑴北京官话。北京〖 〗。这个母鸡真~人儿,天天儿下个蛋。⑵冀鲁官话。河北景县。1932年《景县志》:「雇工为主人格外出力,或牲口格外驯顺,皆谓之~。」河北广宗。山东聊城〖 〗。这孩子不~人‖这狗不~人,不看家,光往外边跑。山东淄博〖 〗。⑶中原官话。山东阳谷〖 〗。⑷胶辽官话。山东青岛〖 〗、烟台〖 〗。⑸晋语。山西忻州〖 〗。这个猪可~俺哩,没啰没有一年倒长下二百斤重。山西榆次〖 〗。②动贴补;赔偿。北京官话。北京〖 〗。有俩钱儿都~他儿子了。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红绣鞋之二》:「一家儿穿衣吃饭,要别人破产~。」③动偿还前世的债务。⑴冀鲁官话。山东淄博。《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一回:「想是前生欠他债,又把他害命割了头,不知何日~够?」山东临清。1934年《临清县志》:「~,得所酬报谓之~。昔人诗云:『新祠人祭祀,旧债帝~。』今人得子孙牛马之力皆曰~。」河北雄县。⑵晋语。山西文水:~不够你浑家儿啊我为你全家服务、效劳还不够!◈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到前面死了啊,那生那世,做驴做马,~这债。」④动给予。冀鲁官话。山东淄博。《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丁利国管顾得有了功劳,拚了性命,把那数十年积趱的东西差不多都~了他。」   填还tián huo;tián huan;tián hu❶报答,酬报。如:他没钱给我,可有钱~别人。/这小鸡子一点儿也不~人,一个月也下不了几个蛋。 ❷贴补。如:有俩钱儿都~他儿子了。 报答 报答报(报谢;报塞;报称;投报;奉报;回报;效报) 答(奉答;效答) 偿 酭 酬报 酬醋 相酬酢报 报答和补偿:报偿 报答他人说合姻缘的功劳:赛口 事后回报别人的情意、恩情:还情 补报 以同样的办法回报:回敬 回敬宴席:答席 补偿报答:补复 填还 顾念报答:顾报 酬答,报答:还答 诚恳报答他人的谦词:犬马之报 以公平正直回报怨恨:以直报怨 报怨以直 恭敬地报答:肃对 微小的报答:涓报 很小的报答:涓埃之报 涓埃之答 极少的报答:寸报(尚无~) 做善事得到好报:善报 旧指做善事的人家,其子孙有好报:积善余庆 积善垂庆 一心一意、想方设法要予以报答:尽心图报 死后相报:冥报 以欺诈手段回报:诈反 受报答:食报 生和死都无法报答:生死难报 做犬做马也无法报答:犬马难报 施舍接济别人的很多而不希求人家知恩报答:厚施薄望 好心得不到好报:为好成歉 (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报答)
另见:效力1 表示 财物 感谢 感恩 恩惠 恩人 ︱报复 ☚ 报答 酬报 ☛
资助 资助资(资辅;还资) 赍发 赍助 赡济 输将 帮衬 齎助 齎发 资助公益事业:捐赀 资助财物:资致 以钱财、物资帮助:资业 送行时以财物相助:赆助 资送 用财物助人办丧事:赗(赗赠) 以财物救人之急:解骖 从经济上帮助:贴(贴补;贴助;补贴;帮贴;津贴) 补(补助;搭补;资补) 接济 填还 贴补钱财:贴钱 赔垫贴补:赔贴 拿出钱来帮助:解囊(解囊相助) 探囊 解补 带头拿钱财帮助:解囊倡助 解囊唱助 大方地拿出钱帮助:倾囊 倒囊 指囷 主动大方地资助:慷慨解囊 慷慨输将 互相资助:相资 共同或国家资助:公助 凑钱帮助:醵助 仰仗资助:冯资 微薄的资助:斗水 资助敌人:资敌(用钱物帮助:资助)
另见:捐献 献给 赠送 帮助 援助 救济 抚恤 ☚ 资助 赞助 ☛
偿还 偿还偿(还偿) 陪 还(填还;抵还;补还) 支填 赔偿,偿还:庚 陪偿 偿还价值:还直 偿还所值价钱:酬直 追索使偿还:追偿 加倍偿还:倍偿 倍称 借一还二 全部偿还:清还 (归还所欠的账:偿还) ☚ 退还 保管工作 ☛ 填还还(huɑn)〈动〉(1)佛教语,指偿还前世欠下的债。也指一般意义上的偿还。 《醒》七十: 你说有儿有女的哩,你就不怕男盗女娼、变驴变马?你~的人家了吗? 《聊·墙》一: 想是前生欠他债,又把他害命割了头,不知何日~够?又 《增》十一: 万丈火坑没有底,今日方才初上头,几时孽债~够? (2) 供给;给人好处。 《醒》二七: 丁利国管顾得有了功劳,拼了性命,把那数十年积趱的东西差不多都~了他。 《聊·禳》一: 依起那没尽足的心肠,就得二百个达达来把你~。‖<方>今北京、山东话有此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