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猢狲入布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猢狲入布袋

 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𠡠修《唐书》 , 语其妻刁氏曰: “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对曰: “君子仕宦,亦何异鮎鱼上竹竿耶! ” 闻者皆以为善对。

(《欧阳修全集》)


 这篇短文,仅数十字,但却写得引人入胜。
 本文可分两个层次。上一层,是对梅尧臣作概括性介绍。梅尧臣 (1002—1060) ,字圣俞,宣城(今属安徽)人,是北宋著名诗人,又是欧阳修之至交,他30年未能“得一馆职”,晚年才参与修《唐书》,书成未及上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这段文字流露了作者对挚友数十年怀才不遇寄寓的深切同情,及对埋没人才、才识之士不能施展才能这一现实的不满。
 第二层,作者通过对话来表现梅尧臣的性格特征。修《唐书》之初,梅尧臣对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他揶揄地把自己参加修《唐书》比作将生性好动、无拘无束的猢狲钻入布袋,再也没有自由一样,从此落入樊笼,表现了梅尧臣放荡不羁、不受约束的性格特征,这是梅尧臣的自我性格刻划。而其妻则将梅尧臣入仕比作鲇鱼上钩,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这两个比喻,不仅幽默诙谐,妙语横生,而且非常形象、准确,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在幽默中,读者还能领悟到作者的激愤不平之气。

猢狲入布袋

(惯)猢狲: 猴子。比喻行动不自由,受约束。

猢狲入布袋

猢狲:猴子。比喻行动不自由,受约束。《五灯会元·建州白云智作真寂禅师》:“僧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师曰:‘泥牛入海。’问:‘如何是主中主?’师曰:‘汝还具眼么?’曰:‘恁么则学人归堂去也。’师曰:‘猢狲入布袋。’”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二六:“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预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曰:‘还是鲇鱼上竹竿!’”

猢狲入布袋

猢狲(húsūn): 猕猴的一种。比喻受到约束,失去自由。

猢狲入布袋

比喻野性受到约束。《景德传灯录·真寂禅师》:“僧曰:‘恁么即学入堂去也。’师曰:‘猢狲入布袋。’”宋欧阳修《归田录》:“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猢狲入布袋hú sūn rù bù dài

比喻野性受到约束。《景德传灯录·真寂禅师》:“僧曰:‘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师曰:‘猢狲人布袋。’”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尧臣)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猢狲入布袋

猢狲:泛指猴子。猴子被装入布袋。比喻原本自由之人受到管束。北宋宣州宣城人梅尧臣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与欧阳修等交往密切。他富有诗名却不爱做官,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仁宗时,朝廷命他参加由欧阳修主持的重修《唐书》工作。梅尧臣不敢违抗,无奈地对妻子说:“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妻子笑道:“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见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猢狲入布袋hu sun ru bu dai

the monkey goes into the bag—lose one’s freedom

猢狲入布袋húsūnrùbùdài

〔主谓〕 比喻个性受到限制、约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2:“(梅尧臣)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矣。’”
△ 多用于受到约束方面。

猢狲入布袋

喻野性受约束,失去自由。宋·欧阳修《归田录》二: (梅圣俞)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矣。”《何典》五: 那猢狲就戴了石臼撮把戏,把平日教熟的那些当当头种树,弄卵入布袋,戴帽子跳圈许多戏法,都撮出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