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稱“猞猁”,亦稱“失利孫”、“失利”、“土豹”。貓科。體貌均似豹而小,毛色紅黑或灰黑,具黑色斑紋。身長可達一米,尾短、端黑,僅及身長四分之一。頭小,耳立,耳端有黑色毛簇。四肢粗長,具鈎爪,尤善爬樹。性兇猛而機敏;多棲峻巖之山林中,以鳥獸爲食。毛厚而軟,裘皮極珍貴。廣佈我國北部和西部地區。清·魏源《聖武記》卷一:“國土產東珠、入葠、紫貂、元狐、猞猁猻。”《清一統志·奉天府·土產》:“失利孫,俗稱猞猁,亦作失利。一名土豹。烏拉諸山皆有之。”《黑龍江志稿·物產》:“猞猁猻,即土豹。猞猁猻類野狸而大目,有長毫,白花色,小者烏倫,出索倫者佳。”《紅樓夢》第一百零五回:“黄狐三十張,猞猁猻皮十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