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城隍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城隍庙 原建于西安东城内九耀街,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移至于西安西大街。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火庙被焚,同年重建。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又多次翻建,扩建,而成为道教在西北有名的庙宇。这座城隍庙占地广、规模大,庙外原有座木结构的五间大牌坊,斗拱出檐,上盖绿琉璃瓦,极为壮观。庙宇的中间甬道是用大条青石铺成,二门里的正殿就是城隍殿,供奉坐像城隍。过去,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开庙;三月初七、初八、初九连续开庙三天。现在正殿尚存。 《城隍庙》城隍庙内园以及萃秀、点春诸胜处①,每于朔望拔关②,纵人游览。正月初旬以来,重门洞启③,嬉春士女,鞭丝帽影,钏韵衣香④,报往跋来⑤,几于踵趾相错,肩背交摩。上元之夕⑥,罗绮成群,管弦如沸,火树银花,异常璀璨⑦。园中茗寮重敞⑧,游人毕集。斯时月明如昼,碟躞街前⑨,惟见往还者如织,尘随马去,影逐人来,未足喻也。远近亭台,灯火多于繁星,爆竹之声,累累如贯珠不绝,借以争奇角胜,若其稍作断续声者,辄以为负。宵阑兴剧,正不知漏箭之频催也。春原富贵,国几长春,夜亦风流,天真不夜,北门管钥,亦为竟夕不键⑩,殆所谓“金吾不禁”欤⑾!斯亦风月之余情,承平之乐事。 (《瀛壖杂志》) 注释①“城隍”句——这里所说的城隍庙、萃秀、点春为上海市园林名胜,位于今上海南市区南部。②朔望——分别指阴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拔关,开门。③重门洞启——一层层的大门完全打开。④“鞭丝”二句——前一句指骑马或乘车的男子;后一句指穿着讲究、服饰华丽,涂脂抹粉的妇女。⑤报往跋来——来来往往。报通“赴”。⑥上元——即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在每年阴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⑦璀璨——光辉灿烂。>⑧茗寮——茶室。寮指小屋。重敞,纷纷开张。⑨蹀躞(diexie)——往来漫步。⑩“北门”句——指庙门整夜不锁,让游人自由出入。⑾金吾不禁——原指京城正月十五日夜禁卫部队——金吾经皇帝特准开放夜禁,以便百姓彻夜游乐。此处比喻城隍庙等名胜园林正月十五日夜彻夜开放,供人游乐。 赏析本文名为《城隍庙》,作者没有静止地按地理方位全面介绍上海名园城隍庙山水、建筑的面貌和特征,而是集中笔力写热闹非凡的元宵之夜的城隍庙。写元宵之夜的城隍庙,又突出明月、灯火、爆竹、游人,极力渲染繁华富丽、人山人海、狂欢竟夜的热闹场景。这便抓住了特点,以动写静,将城隍庙写得颇具特色,为我们留下了一幅清末城隍庙元宵之夜的民俗画卷,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在语言上,本文以流畅、浅显的文言文写成,多用四字短句,辞采丰富,典雅华丽,与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语言风格,与王韬“辄直抒胸臆,不假雕饰,不善作谦词,亦不喜为谀语,少即好纵横辩论,留心当世之务,每及时事,往往愤懑郁勃,必尽倾吐而后快”的“报章文体”语言大相径庭,代表了他语言风格的又一侧面。 城隍庙供奉城隍的庙宇。凉州城隍庙旧址在今民族街天马宾馆北面。 城隍庙tʂ‘ əŋ24 xuaŋ24 miɔu44❶祀祭城隍的庙宇: ~里去烧香。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民祀部 > 神廟 > 城隍廟 城隍廟 chénghuángmiào 在江蘇蘇州市景德路。本在子城西南隅,元末毁於兵燹,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雍熙寺基新建蘇州府城隍廟,即今廟。歷代屢經修葺。現存主體建築工字殿,前後兩殿皆單檐歇山造,中以穿堂貫道,平面呈“工”字形。後殿外牆嵌有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蘇州郡河三横四直圖》碑,刻有當時蘇州城内河道、橋梁、城垣與主要建築等。參閲康熙《江南通志·祠祀·蘇州府》。 城隍庙位于吉林市青岛街久清胡同(原牛马行南头路北)。1665年(康熙四年)初建,经嘉庆、道光、光绪年间重修,有正、后殿、东西配庑、仪门、大门、禅堂、土地祠等各三间,钟、鼓楼各一。现存后殿三间为民宅。 韩城城隍庙/澄城城隍庙神楼/三原城隍庙/彬县城隍庙/扶风城隍庙/泾川城隍庙/汉忠烈纪将军祠/兰州府城隍庙/新城城隍庙 ☚ 先圣太师庙 韩城城隍庙 ☛ 韩城城隍庙/澄城城隍庙神楼/三原城隍庙/彬县城隍庙/扶风城隍庙/泾川城隍庙/汉忠烈纪将军祠/兰州府城隍庙/新城城隍庙 ☚ 先圣太师庙 韩城城隍庙 ☛ 城隍庙 城隍庙集财神庙、城隍庙、灶君庙于一体的寺庙,属道教题材,整个庙群坐北向南,总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四进院落,寺庙标志性建筑为高大的木结构牌楼,上书“城隍庙”,为著名书法家赵望进所书。庙内有土地堂、十八层地狱、城隍殿等殿堂,这种结构配置完全合乎明清两代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和生活规律,而如此规制完整,规模宏伟壮观,诸神同受香火的城隍庙迄今全国罕见,仅此一处。每年6月9日举办“平遥古城国际旅游节”。 ☚ 华北第一镖局 文庙 ☛ 城隍庙 城隍庙城隍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宋秦少游的七世孙秦裕伯治国有方,颇具政迹,死后被朱元璋封为上海城隍神。旧时城隍庙为上海胜景,闻名遐迩。大殿高16米,宽12米,深21米, 翠瓦朱檐, 金碧辉煌。檐上匾额“城隍庙”三字为赵朴初所题。两侧有“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知鉴鬼神钦”的楹联。前殿供霍光塑像,中殿供城隍神秦裕伯,后殿为城隍奶奶寝宫。 ☚ 上海大厦 上海植物园 ☛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市区东大街中段。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明、清重修。庙宇占地6000平方米,由山门、钟鼓楼、玄鉴楼、主殿、配殿、后殿及东西廊房等主要建筑组成。院落整齐,保存较为完好。主殿歇山式。殿前玄鉴楼,三层四檐歇山式,高25米,底层四周围廊环抱,腰部设平座勾栏。背面有酬神乐楼,两侧为八字形琉璃彩壁,壁上饰有麒麟奔驰图,形象生动,神态逼真。 ☚ 1. 榆次市 清虚阁 ☛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市内东大街北隅。创建于元代,明清时重修扩建,是元、明、清三代建筑荟萃一处的古建筑群。现存九龙照壁、山门、重楼、戏台、献亭、正殿、寝宫,以及耳殿、配殿、夹殿、廊庑等建筑,是市内名胜之一。 ☚ 观音堂 上党门 ☛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豫园旅游商城内。是一幢飞檐翘角的宫殿式建筑。初为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金山神庙,明永乐(15世纪初)时改建为城隍庙。相传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第七代孙秦裕伯,是道德高尚的学者。朱元璋请他做官,他托故拒绝。他逝世后,朱元璋感叹道:“生不为吾臣,死当卫吾土!”于是,秦裕伯被奉为上海地方的保护神,道教称为城隍神。原庙数度毁建,今存建筑系1926年重建。前殿祀金山山城和抗英名将陈化成,中殿祀城隍城,后殿祀城隍娘娘。1995年恢复供城隍神,将秦裕伯祀于前殿。农历三月初三,是神话传说中的王母娘娘诞辰,即蟠桃会。是日,于此举行歌舞活动,热闹非凡。 ☚ 小刀会起义指挥所旧址 文庙 ☛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景德路。原有供奉春申君的城隍神庙,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在雍熙寺废基上重建苏州府城隍庙,即今庙。几度兴废,现唯存主体建筑工字型大殿及仪门。大殿以两座单檐歇山式建筑组成,面阔五楹,飞檐崇脊,柱枋粗壮,施苏式彩绘,是市内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代表。其后殿外壁嵌有清嘉庆二年(1797)刻《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刻载当时苏州城的河道、桥梁、城垣及主要建筑等。庙内原有周瑜古井和周瑜手植古柏,惜已不存(雍熙寺前身为周瑜故宅)。 ☚ 申时行墓 环秀山庄 ☛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安庆路西段,为清代庐州府庙。《府庐州城隍庙记》碑文载,庙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清咸丰四年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重建,光绪五年(1879)竣工。有大厅三间,官厅三间,及殿宇、戏楼、大门。大殿供城隍像,厢房设城隍夫人像,东西两房塑有十殿阎王,并设阴司刑狱场景。旧时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城隍寿诞期,庐州府和合肥县大小官员、善男信女都来此拈香礼拜,戏楼上则有连台《目莲救母》酬神戏演出。小商小贩和游人蜂拥而至,庙街顿成闹市。清人有诗描述:“城隍庙内去烧香,百戏纷陈在两廊。礼拜回头多买物,此来彼往掷钱忙。”庙街一带成为具有徽州地方风格的城隍庙市场,开设白石斋、九狮楼、徽光阁、庐阳宫、百味园等成百上千家商店、酒楼、茶座、艺苑、舞厅等。 ☚ 逍遥津 大蜀山 ☛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市区东大街路北。全名城隍灵祐侯庙。始建于明初,后屡有修葺。有大门、过厅、乐楼、大殿、后寝宫等建筑,结构紧凑,琉璃瓦顶,卷棚出厦,飞檐四出。乐楼高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飞舞,荷花、狮子陪衬,生动异常。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杨香打虎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庙内碑碣甚多,其中明人张大犹草书“福赞”、“寿赞”碑两通,字迹苍劲挺拔。 ☚ 二七纪念塔 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刻 ☛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广济街以西。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于东城门内九曜街,宣德八年(1433)移建于现址。今庙仅存清雍正元年(1723)所建大殿一座,斗拱出檐,碧琉璃瓦顶。庙前原有明嘉靖年间所铸铜狮一对,现已移至碑林博物馆大门外。自清代以来,城隍庙商场即以经营京广杂货、传统风味小吃而著称于西安古城。 ☚ 卧龙寺 罔极寺 ☛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县城内东渠街。创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系省内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整体建筑群之一。庙门外有二龙戏珠浮雕水磨砖照壁及一对重达两万余斤的旗杆。大门木牌坊颇宏伟,门内藻井“八卦悬顶”。东西两廊有岳飞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碑刻。过二道牌楼,为棂星门;穿过戏楼,进入庙院。院内殿庑周环,雕梁粉壁,殿前高台石栏,东有石碑,西有香炉。钟、鼓楼分列两庑北端。寝宫为独特的庭院建筑。庙内藏有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及近人于佑任墨迹数百幅。还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 ☚ 5. 三原县 献陵 ☛ 城隍庙坐落于城内西北角,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化十九年(1483)重建,清雍正四年(1726),邑人缪启乾捐建后楼5座。是天津地区一座规模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有府庙、县庙之分,两庙相连。庙内曾设有两道牌坊、两拱石桥和回廊、山门、旗杆、戏楼、钟鼓楼、大殿、配殿、后殿等。由于年久失修损毁,多数建筑已不复存在,现仅存后殿与一对石狮。遗址在现府署街中学和西北角小学院内。 城隍庙 城隍庙毛泽东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桂东县城关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呈长方形,三进,由前厅戏台、墀亭、中厅、后厅及厢房组成。1928年8月,毛泽东曾从唐家大屋到此召开群众大会,登台演说,宣传革命道理,并在这里多次与桂东党组织及湘赣边游击队负责人商讨革命大计,帮助恢复当地苏维埃政府。城厢苏维埃政府及农民协会设此。 ☚ 唐家大屋 文峰塔 ☛ 城隍庙cheng huang miaotown god’s temple 城隍庙cheng huang miaotown god’s temple 城隍庙city temple;town god temp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