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亦稱“垂齠”、“垂髫”、“垂髻”。古代兒童的一種髮式。指不束髮,頭髮自然下垂。後因稱兒童或童年爲垂髫。《後漢書·吕强傳》:“垂髮服戎,功成皓首。”《三國志·魏志·毛玠傳》:“臣垂齠執簡,累勤取官,職在機近,人事所竄。”晉·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髮。”宋·王明清《揮塵餘話》:“朕時年八歲,垂髫侍側。”清·汪懋麟《人日同諸子遊平山堂走筆得四十韻》:“交原垂髮好,飲是布衣真。”清·戴名世《姚符御詩序》:“符御與余垂髫相識,稍長,各遊學四方。”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