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答辩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答辩状

答辩状

被告人、被上诉人针对起诉、上诉的理由和根据进行答复和辩解的书状。又称“答辩书”。由首部、答辩理由和答辩意见、尾部构成。首部包括标题、答辩人身分概况、案由。首部之后为答辩理由和答辩意见。理由针对起诉状、上诉状的内容,明确回答原告人、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清楚地阐明自己对案件的主张和理由。根据双方在案件中的争执焦点,抓住关键,或承认原告人、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或针锋相对驳斥其诉讼请求,提出相反的事实、证据和理由,论证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否定原告人、卜诉人的诉讼请求。或以诉讼程序为理由,证明其没有具备起诉发生和进行的条件,反驳原告人、上诉人的诉讼请求。驳斥要合法、合理、合情,实事求是,忌强词夺理,无理强辩。答辩意见是在理由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归纳,援引有关法律说明答辩理由的正确性,揭露对方法律行为的谬误性,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裁判。尾部除“此致 × ×人民法院”字样外,应由答辩人签名或盖章,并填写具状的年月日。

☚ 申诉状   答辩书 ☛

答辩状reply

当事国作为请求国在国际法院诉讼案件的书面程序中提出的第三种书状。1945年《国际法院规约》第43条第2款规定,“书面程序系指以诉状、辩诉状、及必要时之答辩状连同可资佐证之各种文件及公文书,送达法院及各当事国。”“如果当事国双方同意,或者法院自动地或经当事国一方请求作出裁决认为有必要,法院得授权或指示请求国提出答辩状和被告国提出复辩状”(1978年《国际法院规则》第45条(2))。答辩状不应仅重复当事国各方的论点,而应提出各个仍然意见不同的争论(《法院规则》第49条(3))。

答辩状

被告人或被上诉人向人民法院递交的,旨在回答和辩驳原告人或上诉人诉讼请求及其理由、根据的书面意思表示或书面材料。被告提出答辩状的期限由法律规定。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在上诉审,被上诉人应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在涉外民事诉讼中,被告人和被上诉人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其提出答辩状的期间是30日,并可申请延期。但需要延长法定期间,必须在法定期限届满前,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答辩状

诉讼文书的一种。被告人或被上诉人针对原告人或上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请求以及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正文部分应写明答辩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答辩状

民事案件(经济行政案件)的被告人针对原告人的起诉状、被上诉人针对上诉人的上诉状而提交的答复、辩驳的书状。

答辩状

[参]答辩书

答辩状

亦称“答辩书”。被告人或被上诉人进行答辩的书面形式。答辩状是在两种情况下提出的: 一是原告人向第一审人民法院起诉后,被告人就起诉状提出答辩状; 一是案件经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终结后,一方当事人不服上诉,被上诉人就上诉状提出答辩状。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提出答辩状,都说明被告人或被上诉人已经应诉,所以提出答辩状本身是一种应诉的法律行为,是诉讼上的一种权利。每个案件的答辩状,都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地说,答辩状的内容,只涉及原告人提出的诉讼材料,即针对起诉状的内容提出的,可以从事实上、法律上、程序上反驳原告人或上诉人的请求,也可否定原告人或上诉人提出的证据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