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难养生论三国魏嵇康著。为回答向秀对其《养生论》的辩难而作。进一步发挥《养生论》中的养生观点。认为人之求追功名富贵、滋味声色等欲望,“虽出于人,而非道之正,犹木之有蝎”,批评向秀以顺欲为得生的观点,是桀跖之徒式的“得自然”。强调精神上的超脱,“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的“意足者”。提出养生应以“恬”、“和”为原则,以“大和”为至乐,以“恬澹”为至味,而以荣华酒色名位为粪土、赘瘤。提出养生要去除“五难”: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转发。文中将儒家圣人与道家真人相比较,认为前者“神驰于利害之端,心骛于荣辱之涂”,比之后者的“无执无为,遗世坐忘,宝性合真”,要逊色得多。该文还指斥统治者“劝百姓之尊己,割天下以自私,以富贵为崇高,心欲之而不已”,提倡无为政治等。表现了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伦理思想倾向和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政治态度。收入《嵇康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