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主权高于人权,反对“人权无国界论”
这个结论有力地回击了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人权的攻击。这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理论和方法,对人权与主权的关系科学地阐释。
一些西方国家出于自身政治经济的考虑,在人权与主权关系的问题上颠倒黑白,不时以人权相要挟地鼓吹什么 “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 的论调,说什么: “人权问题不再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扬言 “国际社会有权进入一国境内保护人权”,他们打着 “保护人权” 的幌子,粗暴地干涉别国的内政,甚至明目张胆地进行侵略,他们的目的是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明确指出: “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5页)“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对这一点我们比过去更清楚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8页)主权高于人权,人权从属于主权。邓小平指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页)国权指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外独立自主和对内行使最高权力的能力。如国国家主权都被剥夺或限制,那无论是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活动权利、文化教育权利,都会失去应有的保障而名存实亡。我们的社会制度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的,怎么能接受外国干涉加以改变呢? 从这个方面看,主权是实现人权的基础,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因此人权问题虽然有国际性的一面,但从其本质看仍属于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既然是内部问题就该由各个主权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处理,任何外来干涉都是对主权的侵犯,对人权的侵犯。所以 “人权属于主权,人权无国界” 的观点是十分荒谬的,在现行国际社会中也是行不通且需要坚决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