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地震烈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地震烈度

简称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畜生存的影响程度。一般人们所常用的烈度是宏观烈度,即按《地震烈度表》判定的烈度。一次地震的烈度所指的是震中烈度。比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中烈度是Ⅸ度。在震中区以外,又依次分为Ⅷ度区、Ⅶ度区、Ⅴ度区等,当时北京被划为Ⅵ度区。但在Ⅶ度区中又分出少数小范围的Ⅷ度小区,如天津、塘沽、丰南、乐亭、迁安、三河县南部及宝坻东南部等。可见地震烈度离震中愈远愈小;而低烈度区内出现的高烈度区,可能与当地的地质构造情况有关。

地震烈度

地面和房屋建筑因地震影响而受破坏的程度。按不同程度划分等级,分1—12度。烈度越高,表示受破坏程度越大。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同一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dizhen lieduseismic intensity

表示一次地震后地面所受影响的强烈程度,以及建筑物的破损和倒塌的严重程度。
地震烈度对工程建筑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为便于抗震设计,世界不少国家制成《地震烈度表》,将地震后地表所受影响的程度分为若干度,作为判断地震强烈程度的一种宏观尺度。《中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时地表所受影响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为12度。由此可根据不同度数的地震烈度,采取相应的有效抗震措施。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物理量。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度的大小,以地震过程中释放出能量的多少来衡量,或者说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的等级,释放出的能量愈多,震级就愈大,反之震级就愈小。一般来说,震级越大,对地面影响越剧烈,烈度就越高。浅源地震(震源深度10—30km)的地震震级(M)与地面最大烈度(I°)的关系可用下列经验式近似表示:M =0.58I°+ 1.5或按下表确定:

浅源地震的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震级 (M)< 3345678>8
最大烈度 (I°)1-234-56-77-89-101112

地震烈度不仅与震级大小有关,而且与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核心部位)深浅、距震中(震源地面的投影位置)远近、当地的地层岩性(传波介质)、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因素有关。因此,地震烈度常以基本烈度用于工程建筑设计。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和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通常是根据该地区的地震调查、历史记载和仪器记录,考虑一般场地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的。中国国家地震局确定:在今后50年期限内和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作为地震基本烈度。国家地震局根据上述因素按地区可能遭遇的烈度值,将整个国土划分成地震危害性不同的地带。以各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基准,编制成《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图上标出各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值,作为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
☚ 建设场地测量   抗震设防烈度 ☛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地震发生后造成对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的程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距震源的距离及该地区地质、建筑物的情况有关。我国使用的是12度地震烈度表: 1~2度人没有感觉; 3度起人有感觉; 4度可使室内悬挂物摆动; 5度可出现房屋掉土现象; 6~8度房屋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裂缝; 9~10度地面建筑物可遭受严重破坏; 11~12度可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目前,我国规定以7度地震烈度作为房屋需有抗震设防的起点。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震基本烈度 ☛
000008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