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论著。毛泽东著。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这是作者于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引言》和《结论》两部分。作者在讲话中总结了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基本经验,联系延安整风期间文艺界存在的多种问题,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阐述了有关文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诸如革命文艺的方向、普及与提高、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批评标准、继承与革新、歌颂与暴露以及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政策等等。《讲话》正确地解决了有关文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革命文艺发展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论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1942年5月所作。包括5月2日所作的引言和5月23日所作的结论两个部分。发表在1943年10月19日延安《解放日报》,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之一。编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讲话就文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有丰富的伦理思想。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于文艺工作,明确提出了文艺工作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指出无产阶级的文艺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应当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毛泽东以自己感情变化的经验,论证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指出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放弃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指出,“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论述了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不同于唯心主义者只强调动机而否认效果,也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者只强调效果而否认动机。因此,文艺“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检验一个作家的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对人性问题作了科学的分析,指明了人性的本质特征。认为人性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阶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主张无产阶级的人性,人民大众的人性。批判了剥削阶级的人性论,认为“有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鼓吹的人性,也是脱离人民大众或者反对人民大众的,他们的所谓人性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因此在他们眼中,无产阶级的人性就不合于人性。”批判了所谓“人类之爱”,指出“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践的产物”,“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对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也作了论述,号召知识分子要和群众结合,为群众服务。讲话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伦理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1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现代文学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于1942年5月在他主持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包括《引言》和《结论》两部分。《引言》是毛泽东在5月2日第一次大会上的讲话,它提出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和学习问题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是毛泽东5月23日在第三次大会上所作的总结报告。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著名论断,并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结论》还就文艺战线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伟大贡献和发展。《讲话》发表以后,一个波澜壮阔的工农兵文艺运动迅速掀起。

☚ 文学革命论   谈艺录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著。《讲话》作于1942年5月,最初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延安《解放日报》。以后除出版单行本外,还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论文艺》等著作。《讲话》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系统地总结了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基本经验,联系当时文艺工作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首先,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同时,根据文学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的著名论断,要求文艺工作者通过“深入实际斗争”,既转变思想,又获得源泉,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立场,创造文学艺术作品,去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惊醒人民,感奋人民,鼓舞人民,推动人民,为反对敌人、改革旧社会、建设新社会而斗争,从而指明了发展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道路。此外,对文艺遗产的继承和革新、文艺的批评原则以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政策等问题,分别作了精辟的论述。《讲话》 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和确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百感交集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zai yan ’an wen yi zuo tan hui shang de jiang hua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Literature and Art→毛泽东 (Mao Zedo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