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骞第二次西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骞第二次西使 张骞第二次西使我国古代又一次对西方国家的正式访问活动。张骞首次西使, 提供了有关匈奴活动的详细情况, 汉武帝遂命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 并大获全胜。其间, 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张骞曾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因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而被封为“博望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拜张骞为“中郎将”,率300人,携带大量黄金、丝绸和一万余头牛羊作礼品, 出使乌孙(在今伊犁河与伊塞克湖一带), 是为第二次西使。这次,张骞住于乌孙,而分遣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并代表汉朝与之建立了良好关系。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被任为大行,负责与外国往来的全部事务。据《汉书·张骞传》载,之后,西域各国相继遣使长安。长安亦出现竞相西使的热潮, 每年遣使少则五六次, 多则十余次。各使团每次或百余人,或十余人,以致“使者相望于道”。张骞再次西使, 为各民族和各国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提条件, 畅通了中西陆路交通贸易路线, 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同时,亦丰富了中国对于西方各国的认识,改变了“东渐于海,西逼于流沙”,以为甘肃以西是荒无人迹之鬼怪世界的狭隘认识,从而扩大了中国人的眼界。 ☚ 张骞首次西使 张骞使大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