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则人,亡则书语出西汉扬雄《法言》。《法言》是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摹拟《论语》而成。全书的中心和目的即在于宣扬儒家的学说。书中有不少关于文学的见解,也浸透着儒家观念,其宣扬的也是儒家的文艺思想。“在则人,亡则书”一语,是扬雄“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的文艺原则的精确表述。扬雄认为,人各有自己的是非判断,只有依圣人之言来参照来校正来作标准,才能区分是非。但圣人已逝,只好求助于圣人留下的书即经。所以,“在则人,亡则书”,圣人在时,求诸于圣人;圣人不再时,求诸于经,两者是一样的。扬雄突出地强调要把五经作为各类著述的最高典范和唯一标准,凡文不能违背。其文论就是贯穿了这样一条原则。 |